(原载: http://szb.gdzjdaily.com.cn/zjrb/html/2015-04/27/content_1892742.htm)
出生在雷州半岛上的戚伟明,心中总是激荡着捧手可掬的“半岛情结”,这种情结诱使他始终不忘将关注的目光投注在半岛上的那片海域,聆听那里海鸟的歌唱和潮汐的喧响,并不时用诗歌的形式将自己对海域的回忆与思考记录下来。组诗《生命中注定有一个半岛情结》就是这种心声的艺术传达。这组诗由《故乡的颜色》《画一幅半岛》《海边天堂》《过海湾大桥》《假日海边写生》等五首构成,每一首各自聚焦海岛的一个特定层面,进行艺术的烛照和诗意阐发。《故乡的颜色》将半岛描摹集中于颜色的提炼和抒情上,诗人以半岛上三种不同的事物所呈现的红、蓝、绿等颜色,来写半岛上的红土与落日、海洋与天空、田野与树苗,对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半岛形象加以高度概述,其中对“蓝色”的写照饶有情味,诗云:“有一种蓝/你会说是海水 天空 晴朗的颜色/而我说 这是故乡的颜色/多少年了 想起这蓝/乡愁就像涨潮的海水/一阵一阵从心底涌起”。在《画一幅半岛》中,诗人以“画”为关键词,来展开对半岛的记忆和想象:“小时候/喜欢用五颜六色的蜡笔/画一株花 一只鸟 一条鱼 一对虾/画蓝蓝海上初升的太阳//长大了/喜欢用梦幻的水彩/画一片椰林 一阵海风 一叶红帆 一声汽笛/画蓝蓝海上青春的远航//后来/喜欢用饱满的水墨/画码头的繁忙 公园的歌声 菠萝的海洋/画蓝蓝海上一座港城的音容笑貌//如今/最想用深情的红土作底色/摘下蓝天一朵白云 捡起沙滩一串浪花/蘸满大海的湛蓝/画一幅半岛的山水/画心中那片碧海蓝天”,诗歌以时间为诗情伸展的基本线索,通过不同时期对于半岛描画的景物的不同,来折射半岛理解的不断深入、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和生命体验的日趋成熟。这组诗中写得最细腻和生动的,应该算是《海边假日写生》,诗歌如此道来:“还未等铺开脚下的沙滩/五光十色的贝类/不动声色/就顺着浪花的指缝/悄然爬进你假日的调色板//在这温软的画布上/几只忙碌的小蟛蜞/早已忘掉内心的那点点苦咸/正不厌其烦搬动着一粒粒小沙球/将劳动和爱的足迹留下//一不留神/一尾小鱼已俏皮地游进你的画框/而一对小虾/早就从你已然静下的心境跳出/逗得你的画笔手足无措//先按捺一下内心的激动吧/再寻一幅佳境/将散落在海边的心情/一一拾掇 好好描画//看 远处那张白色的沙滩椅/足以画出遮阳伞下的浪漫/更远处/一叶闪着蓝光的小舟/正在勾勒你生活的海平线”,为了呈现大海的生机勃勃、趣味无垠,诗人有意选择了几个细节来写,既有沙滩上的贝类“爬进你假日的调色板”的细节,又有“忙碌的小蟛蜞”在“不厌其烦搬动着一粒粒小沙球”的情景,还有小鱼和小虾游进画框的动人镜头,诗歌由此满溢出令人心醉的海洋情味。
戚伟明对于半岛上海洋事物和海洋境界的体悟是深切而独到的,他惯常在诗中用形象的比喻来写海洋上的事物,来勾画一幅别有天地的海洋世界。《白帆是风的手绢》通过将海上白帆想象成“风的手绢”,赋予这一海洋事物诱人的诗意:“白帆 是风的手绢/晾在海岸线//阳光下的海水/眨动着 银子的/眼睛//海水并不是 鱼的/眼泪//阳光下的海水/为启航的船/铺好蓝色的浮床//天空 撑着高高的/太阳伞/阳光下的日子/在风的 呼吸中/滑行//海岸线串着 男人/日子的沉浮//阳光下的日子 汛潮/饱满 涨起/女人的 奶子//潮汐哗啦着 女人的/暗示//阳光下的船 满载/鱼 季节 满载/女人的宁静 和泪光//海水 是女人的/眼泪//阳光下的船 不是一个 好男人/刚离开这个 码头/又去亲近 另一个港湾//海水注定要 浮起/开向远方的 船//白帆 是风的/手绢/晾在女人的 视线”,乘风而行的帆是海上船只行驶的重要动力,这首诗是将这种朴素的生活常识进行的艺术性彰显,同时还以帆的形象来折射海边人家相互挂念、共同经营着日常生活的家庭主题。《半岛琴声》也是巧妙运用比喻修辞的典型诗章,诗人将海边的各种喧响比喻成悠扬的琴声,从而让海洋的形象变得温婉曼妙:“在半岛岸边 纵使你不会弹钢琴/你总会听到海风那蓝色而透明的琴声//你看那浮动在海岸线上的船只/仿佛大海的琴键 何时停止过演奏//在半岛岸边 纵使你未见过刘诗昆/你总能听出那海风就是刘诗昆的手指//刘诗昆弹黄河水 可以弹出血和泪的咆哮声/海风弹半岛的海水 可以弹出浪花的泪光和红土地的皱纹/海风弹红嘴鸥 可以弹出自由飞翔的翅膀上血色的音符//在半岛岸边 纵使你听过刘诗昆的琴声/你更要听听海风弹奏大海风景的交响//清晨 海风弹响的声声汽笛声/催醒多少年轻的心随初升的太阳一起远航/入夜 椰林里海风的琴声吻着琴声/又哄熟多少分离已久的船只静静停靠在半岛的臂弯”,海风的声音、海浪的声音、汽笛的声音,等等,都如钢琴奏响,传递出悦耳的和弦,被这悠扬的琴声所拥抱的半岛,该是何等的美丽和迷人啊!
戚伟明对于在现代化道路上大步迈进的半岛也深有体会,他擅长将半岛放置在现代的信息世界中,来展示其当下的迷人风姿。《在半岛,建一个春天的网站》《春天,海洋的大学正式开学》等即是此方面的代表之作。我们看看《在半岛,建一个春天的网站》这首诗:“在半岛/有多厚的红土地 就有多深的蓝海洋/在半岛 建一个春天的网站/有多响的雷声 就有多绿的梦想/有多少启航的船只 就有多少不停的鼠标//看吧 一群红嘴鸥正按着一支捕鱼的船队/在大海的屏幕上设计春天的第一个网页//收到了吗 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鱼/正在欢蹦乱跳的网上/发来了春汛的第一个E-mail//听 东南风送来了与千古异样的雷声/来吧 在红土地蓝海洋上编写这个春天的程序”,网站、E-mail、鼠标、屏幕、网页等等,都是互联网通讯技术诞生之后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诗人选取这些语词来描绘海洋,无疑赋予了海洋浓郁的现代气息,使海洋的形象建构与当下历史语境密切联系在一起了。
戚伟明的海洋诗歌想象奇崛,造语精当,修辞手法也运用得很熟练和准确,他把一个富有生趣和情意的海洋世界绘制出来,给读者理解和认识海洋提供了非常具体而真确的美学图示。自然,他对海洋的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哲理韵味的挖掘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张德明,诗评家,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