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一本自传,更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励志书。作者赵美萍以其非同一般的奋斗经历,详细描述了她对不公命运的抗争,最后梦想成真的不平凡人生。虽然作者经历坎坷,但是全书没有消极、抱怨的情感,相反,她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与我们分享她的奋斗故事。
作者出身贫寒,自幼丧父,小小年纪便用她柔弱的双肩扛起家庭重担,用血汗挣来的收入养活全家,供妹妹读书,还要忍受继父一家的冷嘲热讽。19岁那年,为了给母亲还债,她毅然到了上海去打工,先后做过服务员、工厂女工、技术员、业务员……历尽千辛万苦,怀着一股坚定的信念,在大上海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尽管打工生涯十分艰苦,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对文学的喜爱,小学没毕业的她一边工作一边看书,最后竟被《知音》杂志社破例录用为记者编辑。
书中的那些悲惨情节,都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文中作者提到曾企图通过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因为放不下母亲和妹妹而打消了这个念头。作者虽然小学没有毕业,但正如她说的,苦难就是她的大学。她在这座大学里,顽强不屈,勇于拼搏,以一份完美答卷领取了大学毕业证书。
看罢这本书,我从作者身上看到了坚忍、顽强和勤奋。和作者的环境相比,我们要好得太多。我们可以安逸地呆在大学校园里学习,我们不必为家里开支,为学费而烦恼。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又做了点什么?大学不是打磨锐气的地方,而应该是使能力沉淀的地方。
记得在上大学之前,是那般的雄心壮志:努力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可是来到大学后,发现一切与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千差万别。于是,失望,彷徨,迷茫等各种情绪一涌而至。在大学,有时闲得不知道该干嘛;在大学,很想努力学习,扎实专业基础,可是当你想去图书馆学习,当你想早早爬起床去背单词的时候,看到别人去玩,在睡懒觉,于是也心安理得地加入其中一员;在大学,很想通过各种历练,希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可是却又害怕输,害怕丢人……大学四年,你可以选择给自己放一个大假,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享受这个漫长的假期,但毕业后一定要比别人花更多的学费,去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适应社会。我们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需要在这里寻找希望和方向。好好珍惜这个美好的时光,不要给自己的青春留下太多的遗憾。
赵美萍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抱怨学校的差异和现实的不公平,你认为的不公平在别人看来都是公平的,要靠自己去改变不如意的环境,争取合理的公平。彷徨迷茫的时候,不是你能力不够,只是还缺少一份坚持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