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历史的眼眸,在美丽的南海之滨,在那紫荆花盛开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学府正迎着春风,迈着矫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茁壮成长。她,便是湛师。
近四个世纪的沧桑巨变,近四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孕育出了湛师“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校训精神。而在新世纪、新时代的召唤下,湛师,正散发着百年师范本色的人文气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走进文化先贤的知识殿堂,引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钟楼的钟声依旧,椰林的书声依然,日晷影子的变幻,催促着校园学子不应停止前进的步伐,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仅是两千多年前屈子一直孜孜以求的终生信仰,更是当代大学生追求学问的准则。“校园学风养成月之阳光晨读”活动的开展,时时提醒着广大学子 “一日之计在于晨”“惜时如金”的古训。夕阳西斜,路灯下埋首于书中的背影昭示着浓郁的大学氛围。
且看湛师巍巍建筑楼群,无不彰显了湛师“百年师范,大学气度”的人文气象。古朴如雷阳书院,巍峨如弘雷教学楼,挺拔如白砖绿窗的图书馆,典雅如百年师范纪念塔,砥砺人格如大运石,灵巧慧气如体育馆。他们为当代学子与古代文化先贤的对话搭建了桥梁,为本国学子走进外国文学大师的知识殿堂提供了契机,也为他们与其他高校的思维碰撞和迸发出的火花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一如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在我校的成功举办,印尼山口学习班的圆满成功,湛台学子交流会的顺利结束,都为湛师学子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放眼世界,与国际接轨,越来越成为一所大学发展的目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为本,严谨治校,催生了一批又一批“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湛师学子,为广大的粤西地区和全省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放眼考研与公务员,引导学生树立考研志向是起点,千场考研与公务员巡回演讲是课外知识,课堂上老师激情昂扬的授课和学生的刻苦钻研是根本,向更好的高等学府输送求学似渴的考研学子和为广大的学子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是目标。
拔地而起的新图书馆,气宇轩昂的第四幢教学楼,典雅殷红的明德与新民苑,宽敞干净的北街,见证了湛师的发展历程。“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人文涵养,是湛师“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彰显,而不断增加的绿化面积为广大的湛师学子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
“创国家卫生城市,建幸福美丽湛江”的理念还在耳际回响,而“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精神也依然鼓舞人心。一所大学,一定要能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要能与古今中外的文化大师对话,才能催生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湛师,正加紧步伐,在发展的这条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
温暖多雨的亚热带气候,润泽了湛师的一切生灵。涛声依旧的南海,见证了湛师的雍容博大。灿烂如紫荆花,生机勃勃如台湾草,古色古香如古榕。它们是湛师的历史底蕴,是湛师的生命力。我们相信,在南粤这篇红土地上,湛师必将桃李满天下,走得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