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岭师

光影岭师

本站主页 >> 光影岭师 >> 正文

最新新闻

[散文]文学自椰林穿行

发布日期:2013-05-05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夏雨哲      编辑:黎相民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在我笔下,总是习惯把湛师称作雷阳,文章既然是千古之事,自然要慎重,非得积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力方能歌咏,纵使是她的一齿一发,一悲一喜,也绝不是那些素笔浊墨可以轻易为之。

  雷阳的文化内涵可谓是举百世之慷慨,纳千古之遗芳。思考之中,用经古易传之说把雷阳文化分为阳刚与阴柔:理为阳,文为阴;新区为阳,旧区为阴;古榕为阳,椰林为阴。雷阳的古榕广场以其古色古香的古典设计风格独占鳌头,成为学院公认的核心文化标致,“贵集一身”的姿态使得与古榕广场并称的椰林,欣然静默的注视着被历史强夺的地位,跟随其后,豪爽的为新区的学子们奉献即将逝去的歌谣。有人说,雷阳的文化在古榕,古榕的文化在建筑,却没有人说,雷阳的文化在椰林,椰林的文化在于文学的穿行。

  椰林很美,椰林的清晨美得厚重。雨丝风片之下的幼草诗意的抖擞着精神,用生命赐予的姿态迎接着料峭的第一缕阳光;清晨的第一滴露珠恰如从瑶池而下的玉液琼浆,润滑着读书的声响,是莘莘学子互相追逐而渴望的营养。鸟鸣蝉唱的时节,这里不至于太清闲,也不至于太匆忙,手捧国学经典的儒士们结对而行,如同虔诚的教徒般在这里诵读着神圣的教义,布满了斋戒沐浴后的庄严,参天的椰树将脚下的草地打扫的干干净净,用阳光的味道冲洗着这里的空气,又向自然界要来清风,装饰着每一位学子的灵魂之梦。

  椰林很美,椰林的午后美得静谧。午后的椰林总是沉默着,除了匆忙的脚步,再也看不到任何不属于他的东西,这时的他紧闭着成熟的心情,把和蔼的目光洒了一地,就像一位从无尽的苦难中挣脱而出的智者,等待着伤口的愈合。站在高楼的阳台上,总会禁不住把视线转向椰林,一大片椰树在微风的拂动下,齐刷刷的摆动,偶尔幸运,还可以看见几缕阳光,从树木的指缝之间不小心的摔倒在地上,透过这些斑驳跳动的影迹倒可以教人学会如何收拾失落的心情。

  椰林很美,椰林的夜晚美得灵气。路灯的光线从地上一直窜到天上,跟夜空中的星光刚好相连,借得天上的凉风给此刻正在苦读的学子们驱赶烦躁,就连那些拥抱的情侣,也应该给分上一点儿,毕竟爱情是人间最值得赞美的故事。躲在夜晚身后,偷听着椰林呼吸的声音,似乎他们被一天的闹腾疲倦了,就连翻动身体的力气都难以重聚,只有路边的那几个年轻的小家伙儿,还不时地跟月光搭讪,不停地晃动着脑袋,自鸣得意。

  文学的创作总是要以一定的文化氛围作为依托,雷阳的椰林就是以其富于想象的审美王国的佳境,使广大学子在赋予美妙的诗意世界中而流连。学高为师,以文化传承国学经典;身正为范,用德行再继雷阳精神,这是我对这所百年院校的真切感悟,风格凝重的雷阳书院,用百年成长的神灵仙气诉说着代代相承的文学活力,在这片红砖绿榕忠实的守护下,古朴的椰林在广大学子的倾吐中,传递着校园精致的文化气息。

  文以气为主,气以物为灵。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文学创作的欲望在这样一个赋予文化内涵的国度里肯定会让自己的灵感愈燃愈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知道,雷阳的校园以其独特的风格驾驭着文学灵魂,每时每刻都彰显着文学气息。校园内所呈现的文学朝气正在以“文运宏开钦北斗”,“士风不变式南邦”的博大气概,传承着“崇德厚道,匡时济世,阳刚有为,追求卓越”的雷阳亘古的文化传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文学的魅力是以其优雅高贵的如诗如画的创作给人心灵上的慰藉。广大的人文学子正是怀揣着对精神至高境界的渴望,用布满文化气息的灵魂和用心中的信念,执著地勾勒出一片片华丽的乐章。

  古朴的锦花绿榕,时代的清泉椰林,正在相互交织成以文学为典范的时代人文意识。雷阳的文化、雷阳的精神、雷阳的厚重在时代春风的沐浴下,正在娇艳着文学的殿堂。

  文化的福祉、园林的归宿,在一代代雷阳师生的精心散播下,正以蓬勃向上的创作激情推而广之,继续熏陶着广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