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1992年的夏季,因为纬度比较低的原因,湛江在这个毒辣的夏季迎来了第一个收获的季节,吹向陆地的海风没有了那原来海洋生物的味道,是阵阵热带水果与稻谷在高温下酝酿的独特的香气。一个黝黑的农村男孩,浑身上下散发出那泥土的香气,低头看看了自己脚上的那双邻家大哥给的解放鞋,再次把鞋带收紧了点,因为这双鞋的码数远远和自己的脚有差距……
湛江师范学院,终于到了,这个男孩拿起手上那个由肥料编织袋改制而成的行李袋,把那些冒出头的衣物使劲往里塞了塞,往自己的肩膀上一扛,抡起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满脸的笑容在阳光下特别灿烂,他踏着那砂质化的大道,走向了这个彻底改变他命运的学校。几棵大榕树,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简单得看以一眼望尽的大学,这个来自农村的男孩没有多大的奢求,这一切足够矣!文学系,这就是他的专业,他虽然来自农村,但是打心底埋藏一个文学的梦,他知道,他只有两年的大学光阴,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要把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那年,全校就几个系别,学生也就那两三百人,但是每个学生都有一颗渴望知识的心,小小的图书馆里总是排满了借书的同学。这个男孩为了可以借到自己想看的书,往往早早等候在图书馆门前,或者通过管理的老师,知道那本书在哪个系别哪个同学那里,跟着他们,等他们看完,第一时间如获至宝地看起来,因为这样子,这个中文系的男孩,差不多全校的学生都认识了他,被他这种精神深深感动,有些同学、老师甚至把家里的书带来给他看,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最终学有所成,在1994年同样的夏季,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空气中依然是农作物的香气,骄阳依然似火,但是他却成为了一名颇受人尊敬中学语文老师。
他,就是我中学的语文老师,一位曾给我们指明方向的老师。那些年,湛江师范学院给了他改变命运的机会,在这块土地上,他和她未来的妻子相遇、相识,最后成为了一对佳偶,也就有了他们夫妻搭档,把我们这群桀骜不羁的孩子管理得服服帖帖的光荣史。
故事二:2001年,又是一个夏天,民工潮开始出现的年代,火车站里有这么一个女孩,拖着很大很大的行李箱,在和家人依依不舍地告别,她妈妈抱着女儿疼惜地说:“娃,去这么远读书,要学会照顾自己,在那里不要再耍小脾气,和同学们好好相处,有什么事记得打电话回来,别把自己憋屈着。”“妈,我会好好的,不用担心,车来了,再见。”女孩一脚踏上了k1473列车,由湖南邵阳开往湛江的列车。
期待着,车道站了,天公着实不作美,不过在湛江夏日的午后一场倾盆大雨也属于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女孩打心底有点害怕,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只有自己一个人,拖着那个大箱子孤苦拎仃地站在候车厅等待,突然,一块醒目的牌子出现了在她的面前,湛江师范学院新生接待,多么具有亲切感的字眼,女孩犹如他乡遇故知的兴奋,直冲过去……一大群的师兄师姐热情地抢着帮她拿行李,给她撑伞,把她接送到学校,当女孩踏上学校大门前那水泥路时,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亲切的笑脸,学校着实很大,到处都是吐绿的大树,而且还有很多教学楼,图书馆,很大的田径场,南国独有的椰林下,很多人在努力学习,而且学院很多,专业更是不少。花了整整一天,在师姐的带领下,终于把学校游览完毕。
在这四年的大学里,女孩见证了学校的成长,而自己也在同学们、老师们的帮助下,在这他乡自己渐渐成长,独立。后来,这个女孩渐渐爱上了这个异乡,最后2005年毕业的季节,她留在了湛江,留在她母校不远的高中,默默注视着母校的变化。后来的后来,她在湛江结婚了,她说她要永远留在这里。这个女子,就是我高中的英语老师。
故事三:2011年的夏天,同样的地点,物非人也非,我出现在湛江师范学院的大门了。湛师印象,来源于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但是百闻不如一见,一进来完全颠覆了我之前所了解到的湛师印象。
92年版的仅仅两栋楼现已成为某个院别的教学楼了,学校不再仅仅以几棵大榕树为标志性景物,仅仅几百人就拥挤不堪的图书馆岁月将一去不复返,一栋宏伟而内容丰富的图书馆,里面明亮宽敞,还配备了空调和电梯,还有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图书何其之多,我不禁感叹了初中老师当年没书读的日子,老师,您生得着实不逢时。此外,我们的标志性建筑可谓独具海湾特色,钟楼,这真是岁月的见证。校园之大,我是一个很有方向感的人,却迷路了,因为学校里面的路太多,而且到处都是葱葱郁郁的树木,楼太高了,我辨别不了方向了,因而后来的后来,我被带回去了,落下个“路痴”的美名。
大学之大,非规模之大也,实质为内涵也。在这里,我也曾因为所谓的绝对自由而迷惘过,但是学校到处都是追梦之人,在一次又一次注视前人的光荣榜时,我知道了,在学校也要做一个有梦之人,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再是闹钟,而是梦想。
故事未待完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