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岭师

光影岭师

本站主页 >> 光影岭师 >> 正文

最新新闻

[随笔]菁菁校园深处的湛师光阴

发布日期:2013-04-02     作者:胡 华      编辑:admin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一些人总是习惯以过于纯粹的方式来去打量周边的环境,但事实上她却是多种色彩相伴而成的。对于湛师印象,似乎也应如此。湛师以红砖绿榕、风清椰香的古榕广场,润物无声、饱含情感的人文教育,总能时时给湛师人以浑朴而奋进的力量。她并不是单纯的沐浴春风的行者,因为历经百年师范发展轨迹的她早已被温文尔雅的校园文化审美所熏陶,使之屹立于南海之滨能够安于宁静、安于磨练,安于创造。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湛江师院不盲从他处,始终在凸显自身特色的氛围中升华自己,并在雷阳文化精神的熏陶下建立了一种对师生人性关怀的优良平台。

  回望百年师范,可谓人文昌明,文脉衍继。从昔日的雷州师范专科学校到如今成功升格更名的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湛江师范学院。光阴流转中,我们依稀看到了一代代湛师学人站在三尺讲台上激情燃烧岁月的场景,正如“雷阳书院”的复古景致,她以一历史厚重的深度镶嵌在菁菁湛师校园中,在参天古榕默默的垂须中诉说着文脉的传承。如今的湛师秉持着“错位竞争、内涵发展、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和“崇德厚道,匡时济世,阳刚有为,追求卓越的具有雷阳文化精神特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加快转型升格,不断推动教育教学上质量、学科建设上水平、内部管理上效益,并朝着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准师范类院校目标迈进。而社会各界对湛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广泛认可更是对我校充分肯定的最好注脚。湛师立校至今,还有一个明显特质:不断挖掘和弘扬师道文化精神,铸炼大学文化精魂。而就在此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菁菁湛师都留下过迷人而富有内涵的风韵。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完美的对照。正如我校党委梁英书记在湛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暨表彰大会上讲话中所言的那样:“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既有风和日丽、鲜花掌声,也会有暴风骤雨、沟沟坎坎”。此时如果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视角放得开阔些,看到的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象。如果说白云飘逸,那是因为她向往为天空擦拭尘埃,那么湛师立校,那便是因为她在践行“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校训理念。事实上,她在编织着令每个湛师人都心向往之的梦想。尽管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有曲折、有艰辛,但她却从未停止过脚步。

  身为湛师人,日常生活中因琐事带来的些许苦闷、迷茫在很多时候是可以用另外一种视角审视的。正如一个走在悬崖边上的人蓦然回眸的一幕场景:他在山里面已经走的很累很累,未来在他看来充满了迷茫与无助。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悬崖边上,此时他异常失落和无奈:难道这就是我人生的尽头吗?突然身后的一声鸟鸣将他惊醒。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忽一转身,却猛得发现,前面又是一片湛蓝的天空。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苦闷与不解时,一时的冲动或是略显极端的行为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往往还会激化业已存在的矛盾。这时不妨回头再想想,细细打量一番:“真需要那么做吗?还是先暂时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殊不知,很多时候若可做到换位思考,大多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渴望也许并不是芍药牡丹国色天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或是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的极致美景。而是希望可以多一些学术争鸣,少一些琐事争吵,多一份谅解互让,少一丝埋怨迷惘,用蘸满祥和志远的笔触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描绘灯火阑珊处的美妙画卷,使我们以更加敏锐的眼光去挖掘自我升华的潜能。这种心境的存在,会让略显浮躁的心灵得到持续的休憩,而湛师的菁菁校园在很多时候,就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静静梳理内心世界的境地:紫荆花之美丽、大王椰之伟岸、幌伞枫之婆娑、人心果之浓郁,构成一幅美丽而富有神韵的诗卷,在这里经过一番思忖后,她会还你一个崭新的世界。诚如明代诗人郭明泉所颂:识远乾坤润,心空意境新。这不仅是角度的转换,更是智慧的转换。

  有时候,当自己走进湛师图书馆,就会自然而然地会安静下来,仿佛是走进了无声的旷野,甚至还可以听到静谧中自己的心跳。因为在这里,不仅有规模宏大的馆藏图书、合理分布的现代化功能区与你相随,更难得的是,你可以真切感受到浓厚文化气息与强大信息流的交融汇聚。而就在这一刻,分明感觉到自己与心灵渐进、而与他物渐远了。当看到经典作家们在字里行间透露的那种直抒性灵和毫不做作的蕴义,你会情不自禁的惊叹:这就是知识殿堂的真正魅力吧!在这里,我们可以读出飘逸,读出淡定。而这份飘逸和淡定,足以让每一个湛师人享用一生。或许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负荷太重,使得我们原本随意的脚步变得无比沉重;或许是我们已被眼前炫目的浮躁所累,使得原本充满英气和纯洁的脸庞上过早地写满了迷茫与困惑。诚然,浮躁的心永远无法看透淡定的美丽。拒绝吵闹,拒绝盲从,内心有着自己孜孜以求的净土,这便是菁菁校园深处的精神家园——湛师图书馆给予每位湛师人的心灵震撼,这里的光阴因充满诗意而令人迷恋。

  尼采曾说过:无限的轮回是人生最大的悲哀,而且会永远持续下去。当从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读到这句话时,我不得不说,这句话后半句的表述十分中肯,但对前半句的说法我却不敢苟同。因为尼采这位悲观主义哲学家似乎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貌。而事实上这个轮回恰恰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轮回,社会才可以不断进步,智慧才能够不断结晶。这不仅不是悲哀,反而是大幸。如果将这种思辨折射到大学校园,我想同样可以适用。作为湛师人,纵然时光飞转,都应保持我心依然,只因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前行。而就在这种接力前行中,那菁菁校园深处永不止步的湛师光阴永远是其中最靓丽的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