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二十余年如一日在讲台上奉献自己,讲授知识,传递思想。2010年,他不远万里,奔赴而来,留在了沿海城市湛江,自此在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书育人,就“如何培养学生”这一问题不断思考,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更以一腔热血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郑军,对外汉语教学博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副教授,现为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应用语言学党支部书记,兼任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教学方面,他曾担任美国空军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等国外大学的汉语教学任务,现主要负责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讲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课程;在科研方面,他主持完成了省学科共建项目“基于继承语习得的印尼和泰国汉语继承与学习者的研究”,发表过多篇论文,出版过两部专著。
热爱是动力,平衡教学与科研
高校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科研立项的重任,郑军认为教学与科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就是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并在一定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初学《论语》时,郑军阅读了古今中外众多学者的书籍,也学习研究了一些其他学科,如道德哲学、伦理学等,以此来详细学习和研究《论语》的相关内容。后来,他在系统地学习研究了《论语》之后开设了一门《论语讲读》课程,再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讲授给学生,而学生会在他的引导下去思考,提出不一样的看法,对《论语》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在将科研融入教学之中时,让科研在教学之中生根发芽,开出更耀眼的花。
准备是机会,提高学生竞争力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郑军一直将这句话铭记于心,深耕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他深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其学生就业具有特殊性,因此他在日常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的同时,会推动学生去关注当今国内中小学语文教育对于教师的需求,努力缩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文学的差距,提高汉语国际教育学生在国内就业的竞争力。郑军不仅不断地为学生的发展前途考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还将自己总结的教学理念传递给每一届学子。
传播是旅行,弘扬中华文化
郑军作为研究对外汉语教育的学者,他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向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近,文学与传媒学院顺利举办了岭南师范学院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的线上交流活动,郑军也参与了本次的交流活动。他主要负责的是给泰国学生讲授《周易》这一门课程,让泰国学生了解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郑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他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很有可能走出国门帮助他人学习汉语,那么他们展示出的便是中国形象。
交谈是倾心,建立美好友谊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郑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除了和学生讨论学术方面的问题,也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去了解学生。记得有一次,他想了解学生在生活中会攀比什么,却惊奇地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喜欢去攀比“谁买的东西更便宜”。这个发现让他看见了学生的多面性,促进了他们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得同学们更加愿意和他分享。倾心的交谈使得他们师生关系往朋友方向更上一层楼,他们是师生,但更是朋友。
向下深耕三尺讲台,向上托举学生梦想。时光匆匆流逝,郑军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的育人之路,桃李遍布多个国家,但他依旧用满腔热血坚持这十年如一日的教书生涯,用孜孜不倦的态度坚定地走在科研发展的道路上,用满腔热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后的日子,他将继续站在文学与传媒学院的讲台之上,用心育人,潜心科研,倾心与学生交流,成为推动学生向上发展的坚定力量,也将尽心尽力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的传播与双向交流!

郑军在为考研学生做指导

郑军在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