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校园现场
大手拉小手,青春校园行。11月4日,来自廉江市河唇二中“青年云支教”项目的37名学生代表,在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的带领下走进大学校园,感悟红色文化,在交流体验中培养青少年“强国有我”的爱国情怀。活动分为“青春之光映初心”、“薪火相传感党恩”、“强国有我创未来”三个环节。
“他的一生,充满了坚守、信念和牺牲。”在岭南师范学院谭平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志愿者与乡村青少年围成半圆,面向谭平山先生人像雕塑站立。法政学院“爱我湛江”历史知识服务队队员欧阳思琪通过“微宣讲”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学校前身雷阳中学校长谭平山先生为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她表示,先辈们用青春书写了民族的进程,希望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不忘初心,用自己的青春续写祖国的未来。
“加油!加油!”“马上到终点了!”在一声声呐喊声中,大学生志愿者和学生们团结协作,为取得游戏的胜利加油鼓劲。在“毛毛虫竞速”比赛中,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在“背对背传球”中默契配合,展现风采;在“接力跑”中争先恐后,挥洒汗水;在“呼啦圈游戏”中携手共进,沟通协作。“在递上那一接力棒的瞬间,我感到了肩上的使命和传承。”教育科学学院2021级小学教育4班韦锦丽激动地说道,作为青年一代是祖国建设的新生力量,要继承先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光芒。
在师生学习分享会上,37名中学生在信纸上认真写下对十年后的自己的期许。岭南师范学院团委副书记梁燕飞和专职团干黄晓丰为他们送上岭师大学生设计的文创周边和祝福。来自初三年级的龙可莹和罗椿钰同学激动表达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感谢,表示沉浸式“走进大学校园”是一场开阔眼界之旅、学习之旅,立志要朝着目标和梦想努力,成为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人。“教书育人不单只有传授知识,还可以与学生们互相分享校园生活。这种双向奔赴不仅磨砺了我的教学技能,也帮助我更好的认识到了一名师范生的定位和责任。”大学生志愿者郑云帆和陈金娣分享了参加“青年云支教”的故事和体会,表示将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展现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这是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点燃青少年考学报国火种的有益尝试。”梁燕飞表示,此次“大手牵小手”的交流活动,通过“沉浸式”的大学体验,让“燃烧”的考学激情注入青少年心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廉江团委副书记吴玉兰认为,在人才强国背景下,与高校的强互动性为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培养路径“摸得着”,效果“看得见”,希望双方以“青年云支教”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合作,为广东的“百千万工程”增智添彩。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