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双百行动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双百行动 >> 正文

最新新闻

[双百行动]学校深度参与斗门区“百千万工程”战略调研 助力斗门对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发布日期:2025-08-14     作者:通讯员 杨文杰      摄影:付兆刚     编辑:刘雨情      审核:张洪军     签发:赵宇清     点击:
摄影 付兆刚 审核 张洪军
签发 赵宇清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8月8日,学校驻斗门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副主任张洪军带队,组织学校商学院专家团队深入珠海市斗门区,围绕“积极对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全面开创斗门战略拓展区建设”主题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由张洪军和学校商学院副教授付兆刚牵头,联合博士杨文杰共同承担斗门区政协重点课题及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课题,旨在为斗门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智力支撑。

本次调研得到了斗门区政协的高度重视,区政协副主席侯卫东、区政协专职常委张正根等8名政协常委出席座谈会,斗门区发改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民政局、投促局等1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珠海邦瑞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总经理现场交流。调研围绕产业协同、制度规则衔接、民生服务拓展、人才交流机制等四大核心板块展开,现场讨论热烈、数据详实、建议精准,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专业实力与服务地方的责任担当。

调研中,学校课题组系统介绍了前期研究成果,提出以“横琴研发+斗门制造”“澳门总部+斗门基地”为路径,推动构建“前店后厂”“飞地经济”等区域协作新模式。针对斗门区在产业用地、税收优惠、跨境金融、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瓶颈问题,课题组与区直部门逐项对接,梳理形成《斗门对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调研数据清单》,涵盖产业投资、制度创新、教育医疗、交通通勤、支付融合等24项关键数据需求,为后续政策制定和项目落地提供科学依据。

在产业协同方面,课题组建议斗门区依托富山工业园、珠西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平台,主动承接横琴“四新产业”外溢资源,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中医药深加工、预制菜出口等特色产业。区投促局现场回应,将加快推动“琴澳斗联合招商中心”建设,探索“飞地园区”合作机制,力争年内落地3个以上澳资制造项目。

在民生融合领域,学校专家团队提出构建“跨境医养示范区”设想,建议依托斗门生态环境优势,引入澳门优质医疗和养老资源,打造面向港澳居民的康养基地。区民政局、卫健局表示,将联合推进澳门镜湖医院与斗门医疗机构合作,探索职业资格互认、跨境医保结算等制度创新,提升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人才交流方面,学校商学院建议依托岭南师范学院学科平台,联合澳门高校共建实训基地,推动“澳人澳才西进通道”建设。目前,学校已与斗门区教育局就教师培训、学生研学、课程互认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下一步将扩大至护理、厨师、技工等职业技能领域,助力斗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技能人才高地。

此次调研是学校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的又一重要实践。近年来,岭南师范学院坚持“师范底色、南粤特色、应用型本色”办学定位,主动对接地方发展需求,累计选派100余名专家进驻县镇村一线,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基础教育、文旅融合等领域开展技术服务和决策咨询,形成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岭师方案”。下一步,学校将整合多学科力量,持续跟踪斗门区战略拓展区建设进展,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和项目清单,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岭师智慧与岭师力量。

斗门区政协张正根主持调研会

企业代表发言

学校团队问诊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