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贡献岭师智慧,我校成功协办中国-东盟交流周主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2-12-06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 张少华 学生记者 林洋 刘芷晴      摄影:陈嘉敏 林燕芝     编辑:李静云      审核:郑志军     签发:郭莉敏     点击:
摄影 陈嘉敏 林燕芝 审核 郑志军
签发 郭莉敏

会议现场

岭师新闻中心讯:12月3日-4日,我校协办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思考与发展”主题研讨会成功举办,研讨会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协会(泰国)等单位的指导下,由泰国格乐大学、泰国-中国国际学校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举办。此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用泰语、中文、英语同步进行直播。受主办单位邀请,我校校长阳爱民教授以“线上”的方式出席研讨会开幕会并致辞,我校副校长戴黍教授 “线上”参加了以“后疫情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转化与海外交流”为主题的分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3日上午,阳爱民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或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彼此唇齿相依、感情相牵,双方的教育交流纽带日益牢固。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举办十五周年之际,双方通过人才往来、教育交流、科研协作等收获颇丰,为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阳爱民向大会介绍了岭南师范学院的基本情况、办学特点,分享了近年来学校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成果“我校与多个东盟国家高校及教育机构签署近50份合作协议;培训越南、印尼等国高校管理干部和中小学汉语教师近百名;聘请东盟国家外籍教师13人次……”。阳爱民指出,学校作为常务理事单位于2021年正式加入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积极融入中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疫情暴发以来,学校仍有序开展了学校本科生线上泰国实习项目、泰国中小学线上汉语学习及中国文化体验营等,并希望通过研讨会为国际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能量、贡献岭师力量。

4日下午,戴黍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转化”专题,作题为《儒家的自我管理与当代转型-基于“为仁由己”的解析》的交流报告,从“儒学‘为己’的自觉定位”“儒者‘三省吾身’的焦虑”“譬若北辰:儒家的‘治政’追求”“儒家式的身体隐喻:反身内求的政治逻辑”等四个维度,以儒家重要典籍《论语》中“为仁由己”为基点,将其置于今天的语境中加以解析,并讨论其当代转型的可能,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经典文献、良善礼俗乃至先贤事迹之中,其创造性转化应当本于传承、应乎时势,且颇不同于原有形态。

论坛上,围绕“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话题,我国和泰国、新加坡等国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代表积极为建设中国——东盟国家以至“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

据悉,中国外交部和教育部等单位主办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自2008年起为增进中国东盟彼此友谊、开展教育合作、加强区域间文化交流而举办的活动。本次主题研讨会属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全年期项目活动。来自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3000多名专家和学者,以及作为本次研讨会协办单位的中国百余家院校,通过直播平台全程参与了研讨会,当日观看实时直播的人数百万余人。会议的圆满成功将引起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产生现实作用和长远影响。

岭南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郑志军、副处长陈婵娟参加了会议。

校长阳爱民教授以“线上”方式出席研讨会开幕会并致辞

副校长戴黍教授作主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