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校长阳爱民教授讲授“思政第一课”

发布日期:2023-03-10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 李云蔚 学生记者 苏丽群      摄影:陈军炫 陈志勇     编辑:陈琳瑾      审核:何增光     签发:郭莉敏     点击:
摄影 陈军炫 陈志勇 审核 何增光
签发 郭莉敏


“思政第一课”现场

岭师新闻中心讯:3月7日,学校校长阳爱民教授在教一407室以《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演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为物理学院2021级物理学(师范)专业学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阳爱民系统介绍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的重要论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切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集中体现我们党的宗旨使命,深刻反映社会主义本质,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这一重大论断,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阳爱民从“现代化”作为全球性运动发轫于西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等四个阶段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演进,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本质特征和理论内涵进行了系统论述和理论阐释,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如何建设等问题,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阳爱民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保持“中国式”特色,又有主体性地学习、吸收其它国家现代化的长处和优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可以有效规制和驾驭资本,使之服务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人民本位”的现代化新模式,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巨大动能,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和深刻启示。

“潮平岸阔催人进,时代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青年一定不能辜负时代的嘱托、人民的期待!”阳爱民勉励青年学子们听党话、跟党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不忘初心,用坚定信念奔赴理想;脚踏实地,迎接挑战,做好迎接惊涛骇浪的准备;敢想敢为,锐意创新,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更多青春力量,汇聚更多发展新动能。

“这堂思政课政治站位高、论述全面、条理清晰、启迪深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增光表示,阳爱民校长从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出发,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深刻地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听完思政课,我意识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未来我要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坚定不移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来自2021级物本2班的曹桂芳同学表示受益匪浅。2021级物本1班的钟俊豪同学表示:“很荣幸能听到阳校长的‘思政第一课’,阳校长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令我振奋。我将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以学习报效祖国,书写青春华章!”


校长阳爱民教授讲授“思政第一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增光主持

思政第一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