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党委副书记黄达海一行来到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仲莎乡中心小学与学生交流
岭师新闻中心讯:4月10日至13日,学校党委副书记黄达海率队赴藏与共建单位——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以及林芝市工布江达县10余所中小学负责人召开座谈会,探讨落实赋能基础教育援藏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方法、手段,进一步落细落实学校党委书记兰艳泽与共建单位签订的新时代教育援藏研究项目合作协议。赴藏期间黄达海一行分别走进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工布江达县巴河镇中心小学、工布江达县加兴乡中心小学、工布江达县仲莎乡中心小学,看望援藏支教学生,勉励志愿者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殷殷嘱托,继续传承好岭南师范学院师生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无私奉献的“援藏良驹”精神。

在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与10余所中小学负责人召开座谈会

党委副书记黄达海一行走进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
探讨林芝所需岭师所能,细化新阶段方案强化落实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高校和共建单位,我们如何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互赋能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待大家一起来进一步探讨和落细落实。”4月12日,在工布江达县召开的“工布江达县-岭南师范学院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黄达海开宗明义、抛砖引玉,与工布江达县10所中小学及1所幼儿园的负责人一起观看岭师2019年进藏摄制的《援藏良驹》微电影,一起探讨着新阶段共建帮扶的具体措施、方法、手段。

在工布江达县座谈会上一起观看《援藏良驹》微电影
“我们这儿紧缺幼儿园老师,下次选派志愿者时能否考虑学前专业的学生来支教?”“数学专业的学生能否多选派一些?我们这儿目前6年级段只有一位数学老师,音乐、体育、美术老师也缺!”“我们之前也有老师出藏培训过,但是回来后如何发挥作用带动其他老师一起成长,我们学校期待这样的指导。”“思政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如何上好大思政课我们也需要相关名师来指点。”“‘减负’之后老师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讨论会上,娘蒲乡中心小学、朱拉乡中心小学、巴河镇中心小学、县幼儿园等工布江达县10所中小学及1所幼儿园的负责人争相发言,表达着各自的诉求和学校目前的困惑,期待岭南师范学院在下一步帮扶中重点关注。

与工布江达县10余所帮扶学校负责人座谈交流
“这些问题,岭南师范学院都有现成的资源和方案可循可用。”针对工布江达县10余所学校和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提出的在教育援藏中更迫切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黄达海介绍了学校的办学优势、36年教育援藏的经验和成果,表示学校可充分利用帮扶茂、湛江基础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筑峰工程”资源,让10余所中小学校共享“三成四化”(力促校长教师成名家、课程改革成精品、特殊教育成标杆、海岛与西藏教育信息化、紧缺师资均衡化、教育监测智慧化、课后服务科学化)筑峰愿景,创新政府、教育局、师范院校和中小学幼儿园四方协同的教育援藏机制,发挥集成效应,赋能教育援藏高质量发展。

党委副书记黄达海在座谈会上讲话
岭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周立群、教学发展与质量测评中心主任吴涛、学生处副处长叶建仔作为这次对接援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方案落实的专家团队成员,在4月10日与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和4月12日在工布江达县进行的座谈会上,分别介绍了学校在对接茂名、湛江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对教师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共同体形成以及教学指标提升中的经验和做法,表示帮扶中不仅要选优配强学生志愿者、还要重视“走出去”的教师培训以及让高校专家教授“走进来”的“校本培训”,在组合拳式帮扶方案和措施中推动援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走进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参观校园

与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师生一起召开座谈会
“一校一品,这个好,赶快记下来!”“课后服务科学化,这个也好,记下来!”……在4月10日与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进行的共建座谈会上,该校党总支书记欧国安边听岭师赴藏专家团成员介绍“三成四化”的每个具体项目介绍,边吩咐身边参会的该校副校长姚丽娜记下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他说,自2009年该校建校伊始,岭南师范学院便与该校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书,截至目前,历经十四年。期间,岭南师范学院多次通过物资援助、资金援助、师资培训、送教上门、共建书香校园等多种形式持续与该校开展共建。 “非常荣幸的是,今年3月岭南师院党委书记兰艳泽与我校签订签署赋能基础教育发展高质量发展行动之新时代教育援藏研究项目合作协议。这对于我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特别重要的意义,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与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进行的共建座谈会上党总支书记欧国安讲话
“岭师的帮扶成果看得见,我们对岭师新阶段的帮扶更是充满了希望和热切的期待。”工布江达县教育局局长多吉才旺说,自2015年以来,岭南师范学院通过大学生支教、骨干教师培训、横向课题研究等开展“校地共建”工作,有效补充了师资短缺的情况、提升基础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对工布江达县的基础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工布江达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添加了动力。他相信,在今后“校地共建”工作中,将会取得更多更好的工作成效与成果。

黄达海向工布江达县教育局局长多吉才旺赠送《援藏弦歌》书籍
据悉,岭南师院主动寻求与西藏林芝地区的交流和合作,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送到雪域高原。自2009年以来,岭南师院通过各种形式培训林芝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校长和局长500余人次,为工布江达县培训了六批次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并承担了绝大部分批次的培训费、食宿费等费用,为每年到湛江做“影子教师”培训的老师提供住宿,还提供了教育理论研讨、捐资助教助学和奖教奖学等方面的支持。
进学校进宿舍看望学子,为新阶段援藏支教赋能
“来到学校后是否有高原反应?”“经常给家里联系吗?爸妈担心不?” “住宿条件如何?”“平时能吃到水果吗?”“来校后都教哪些学科?有什么感受?”“生活上或支教中有没有什么困难?”4月10日至13日,黄达海率队分别走进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工布江达县巴河镇中心小学、加兴乡中心小学、仲莎乡中心小学,看望援藏支教学生。详细询问学子所在学校领导对支教学生的评价及是否有待改进的事项等,听到支教学校校领导对支教学生都很满意时,他也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你的手是不是冻裂的?脸蛋上的红色部分是不是高原红?”在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看到来这里支教的体科院学子马佳怡手上皴裂、嘴唇也略显干裂后,黄达海详细询问着来支教后的生活以及住宿等情况,叮嘱他们支教生活中要注意身体健康。
在工布江达县巴河镇中心小学,黄达海率队分别看望来这里支教的文传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张妍同学和体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蔡锦潮同学,走进宿舍及教学楼等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教学环境,参观了学校的德育室,详细询问了学校思政建设情况以及学校学子进校帮扶情况。

在工布江达县巴河镇中心小学看望援藏志愿者张妍和蔡锦潮同学
在工布江达县加兴乡中心小学,黄达海一行看望了计智院2019级教育技术2班援藏支教学生钟芷亦和地科院2020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杨钰舒同学,走上四楼宿舍详细了解住宿和生活情况,在宿舍里看到有学校配送的苹果等水果以及牛奶等食品后,黄达海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感谢共建学校对学子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关心,叮嘱两位同学一定要继续传承好岭南师范学院师生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无私奉献的“援藏良驹”精神。

在工布江达县加兴乡中心小学黄达海一行看望援藏支教学生钟芷亦和杨钰舒同学
在工布江达县仲莎乡中心小学,黄达海一行看望了美术学院郑丹妮等三位援藏支教学子的生活、住宿情况,看到郑丹妮在学校教学楼二楼的墙绘画时,叮嘱她最好现场教学边画边教学生如何画,将教学成果留在学生的心里和记忆里。了解到该校的体育课很有特色,看到足球场仍有学生运动时,黄达海走进孩子们中间一起踢足球,孩子们的欢笑声飘荡在雪域高原上空。

黄达海一行走进美术学院郑丹妮等三位援藏支教学子的宿舍了解住宿等生活情况
工布江达县教育局副局长覃子湘介绍,西藏独有的气候条件形成了该县各个中小学特有的教学生活规律:中小学生平时全部吃住在学校,师生每上10天课休息4天,休息时学生家长接孩子回家,这也意味着老师的责任要更强、付出更多,特别是援藏支教学生,还要首先经受住高原反应的考验,没有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很难支撑到最后,但援藏支教的岭师学子们都经受住了考验,“援藏良驹”名副其实。

岭南师范学院-工布江达县“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工布江达县教育局举行
4月12日,岭南师范学院-工布江达县“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工布江达县教育局举行。这也是岭南师范学院与工布江达县先后共建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之后的大思政新阵地。黄达海勉励赴藏志愿者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殷殷嘱托,继续传承好岭南师范学院师生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无私奉献的“援藏良驹”精神。

与学生互动
郑丹妮、钟芷亦等援藏支教学子们表示,来到西藏已经一个多月了,但仍然像刚到时一样激动,学校领导和老师对的谆谆教诲仍在耳畔。特别是这次黄达海副书记一行来到学校看望后更让她们心中倍感温暖,也激励着赴藏志愿者们今后将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援藏良驹”精神,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以实际行动谱写岭师教育援藏新篇章,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