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第一课”学习现场
岭师新闻中心讯:9月21日晚上,学校党委书记兰艳泽在教三511室以《赓续精神谱系 争做“四有”好老师》为题,从新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岭师人精神谱系的主要来源及其内涵、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争做“四有”好老师三个方面讲授秋季学期的“思政第一课”。教育科学学院2023级全体公费师范生、我校全体在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参加本次学习。
兰艳泽回顾了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历经全面恢复与扩充改造的体系建设时期、重点部署与加强平衡的内涵发展时期、多元架构与固本拓源的转型创新时期三大时期,逐步提升了师范教育质量与层次,不断形成师范教育改革新局面,体现了国家对于高等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
“我们要传承书院精神、革命精神和校训精神,追求卓越,心怀大爱,甘于奉献,发扬新时代岭师人精神。”兰艳泽回顾了学校从书院、学堂到学校的改制,以及从中师、师专逐步升级为师院的发展历程,讲述了雷阳先贤和谭平山、黄学增、黄其炜、唐才猷等红色人物的动人故事,解读了校训精神的内涵,深入阐述了岭师人精神谱系的主要来源。通过介绍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的优秀校友、海岛教育的感人故事、援藏援疆的支教事迹,她生动揭示了追求卓越、心怀大爱、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岭师人精神的丰富内涵。
“愿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风雨兼程、一往无前,用青春的臂膀扛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自己的青春之歌!”兰艳泽勉励同学们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创造属于自己无悔人生的“青春独好”。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从学校红色基因的革命精神和百年师范的书院精神中汲取力量;二要陶冶道德情操,树立对教师职业的清晰认识和定位,坚持“学习行思”师德养成路径,葆有强烈的奉献意识和奉献精神;三要涵养扎实学识,对标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要求,掌握精深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育教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技术,实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四要勤修仁爱之心,崇德敬业、勤学苦练,用爱培育爱,用心感化心,用大爱书写“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教育人生。
“兰书记的‘思政第一课’内容精彩,既有理论的高度、视野的广度,更有教育的温度。”党办副主任刘天明表示,希望同学们牢记书记的教诲,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坚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的理想信念,坚定做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心和决心,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增强能力本领,努力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
“通过今天这堂思政课,我有幸领略了许多卓越的岭师人的风采。”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1班的吴依卓同学表示:“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自然应当承袭岭师人的精神,用实际行动来推动粤西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展现岭师人的力量与担当。”
“通过兰书记的讲解,我从不同的维度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史和岭南师范学院的发展史。作为未来中国乡村教师的一员,通过这一课,我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我肩上的使命,和未来进步的方向。”2023级小学教育3班的罗鑫同学说到。

党委书记兰艳泽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