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牌仪式现场
 
  12月16日,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活动在湛江湾实验室举行,标志着湛江生蚝(牡蛎)翻开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君,市委书记刘红兵、市长曾进泽出席活动。阳爱民校长代表我校出席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郭希明通过视频致辞。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水产企业、行业协会的代表参加活动。
 
  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湛江湾实验室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等单位共同组建而成,旨在通过汇聚科研力量,培育湛江本土蚝品种,建立“育繁推”养殖业态,推动湛江蚝产业高质量发展。
 
  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单位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并为研究院揭牌。
 
  
 
  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单位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曾进泽指出,湛江蚝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起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成立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促进湛江蚝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湛江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研究院立足湛江,放眼全国,加强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高水平团队建设,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助力提升生蚝种业种苗品质,大力推进生蚝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擦亮湛江蚝“金字招牌”。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研究院各项工作,推动湛江蚝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
 
  活动宣读了成立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其决策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锴栋被聘为决策委员会委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锂韫被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决策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合影
 
  当天还举行了学术报告会,4位专家展示了蚝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和前景。揭牌活动前,与会人员参观了蚝产业相关研究成果和产品展示。
 
  据了解,我校现有生蚝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生蚝碳汇资源开发与利用2个创新研究团队,共有研究人员20人,其中博士16人,高级职称9人,“扬帆计划”人才8人。团队依托“南海海洋生物医药资源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广东省粤西蓝碳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粤西海鲜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湛江市海鲜食材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于生蚝养殖对底栖生物系统影响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创新研究和技术发展降低生蚝养殖的环境风险,提高生蚝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开展生蚝碳汇年度动态监测和生蚝碳汇计量监测试点工作,及时掌握全市生蚝碳汇本底状况、分布现状和潜力趋势,推进生蚝碳汇交易机制研究。
 
  市领导何嘉旻、吴国雄、欧先伟、关卉参加活动,我校校长办公室主任杨子江、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锴栋、副院长王锂韫及生科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系专业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