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岭师新闻中心讯:科普展览解密“红树林之城”的“生态密码”,科普短片聚智守护“国宝”红树林,科普讲座解读“红树林之城”发展的“金钥匙”,生物博物馆展现生态魅力,科普食品红树林“微藻香蕉”让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6月12日,以“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湛江市社会科学普及周主题日活动在学校举行,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掀起了“绿美旋风”,助力“红树林之城”精彩“湛”放。
学校党委书记兰艳泽、副校长吴涛、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坤章,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刘喜,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郭荣波,湛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阮小远,湛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丹夏等为科普展揭幕。展览共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红树林保护、全球红树林分布概况、“国宝”红树林的“五色五景”等十大板块,以生动的语言、秀美的画面、形象的图片解密红树林之城的“生态密码”。
“‘社科普及周’是省、市联动举办的一项公益性科普活动,已逐步成为我市普及社科知识、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平台,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渠道,塑造美好心灵、提升群众人文道德素养的重要载体。”刘喜介绍,社科普及周期间,市社科联将通过主题讲座、基层宣讲、图片展览、文化论坛、理论阐释、社科咨询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活动首发科普工作宣传片。宣传片介绍了学校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基地落实“五融合”建设定位,构建“五进”科普路径,讲好“红树林之城”“五色五景”“十大神奇”等生动故事,以及研究、宣传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与经验。
兰艳泽指出,学校坚持“两性两型”办学定位,主动参与和服务湛江红树林生态保护,在高校中率先建立红树林研究院,组建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基地,举办首届岭南红树林学术论坛,为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提供人才、科技和文化支撑,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绿色动能。她表示,学校将以举办科普周为契机,深化科普研究,创新科普手段,强化科普协同,为社科普及贡献岭师智慧和力量,助力“红树林之城”更绿更美,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学校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基地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施保国教授以“建‘红树林之城’,助高质量发展——绿美广东的生态文明实践”为题,围绕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红树林的神奇与特质、“红树林之城”发展的“金钥匙”等作科普专题讲座。他表示,基地以红树林保护、修复、发展与生态文明知识科学普及为研究对象,通过宣讲、研讨、展览等形式,让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科普“飞入寻常百姓家”。
活动中,由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研制的科普美食红树林“微藻香蕉”大受欢迎。该蛋糕添加了从湛江市红树林滩涂地分离出的可食用微藻,口感清新香甜,既环保又健康。与会嘉宾和师生群众还参观了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生物博物馆,1000余种1220余件各类动物植物标本,让师生、群众大开眼界,领略生态多样之美。
据悉,学校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基地致力于研究、宣传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红树林生态文明的社会普及工作,是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近年来,基地立足湛江市建设“红树林之城”的生动实践,以“国宝”红树林的保护、发展与生态文明知识科学普及为研究对象,以宣讲、研讨、展览、比赛、出版发行社会科学普及读物、新媒体等形式,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红树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普及活动,为建设“红树林之城”、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书写美丽中国新篇章贡献智慧与力量,2023年基地被评为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
主题日活动由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学校联合主办,学校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基地承办。在湛科普基地代表、学校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基地成员和师生、群众参加了活动。

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刘喜讲话

学校党委书记兰艳泽讲话

学校副校长吴涛主持活动

学校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基地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施保国教授作科普专题讲座

科普展揭幕仪式现场

学校党委书记兰艳泽一行参观科普展

与会人员参观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生物博物馆

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研制的科普美食红树林“微藻香蕉”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