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公布第五批全省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评审结果,学校新增4个省级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其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入选广东省“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纳米涂层团队党支部、化学化工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和体育科学学院社体系教工党支部入选广东省“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作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近年来,学校党委通过实施基层党建“八大工程”和“八大行动”,推动基层党建不断提质创优,构建了“一轴双融三全四化五维”新时代高质量党建体系。截至目前,已有4个党支部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二级党组织获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2个党支部获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教工党支部书记获省 “双带头人”工作室立项创建,1个党支部确定为全国高校“强国行”专项行动建设单位、2个党支部确定为“广东行”专项行动建设单位,成绩在粤西高校中位居前列。
接下来,学校党委将以党建“双创”工作为契机和新的起点,按照省委教育工委对党建“双创”工作要求,加大对培育创建单位的培育、管理与支持力度,及时发掘、凝练、宣传建设单位的探索经验、培育成果、创建成效,充分发挥培育创建单位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引领带动学校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以下简称“生科院党委”)现有师生党员96人,教师和学生党支部各2个。其中,教工第一党支部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并通过全国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省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验收。
生科院党委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和广东省重大需求,致力于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成为粤西地区红树林生态保护、海洋生物、现代农业及道地南药等行业的关键支撑。学院已建立15个省级平台,涵盖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生物制药、蓝碳资源保护与利用、热带特色资源植物开发以及海鲜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领域,为粤西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动力,助力广东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近年来,学院多项关键办学指标实现新突破,包括获得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等,同时还在教学成果方面屡获殊荣;学院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拥有一批包括广东省“特支计划”人才、“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等在内的优秀教师,以及受到省级表彰的先进典型;学院创新实施“三生”递进式教育,致力于立德树人。学生们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包括“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等,充分展现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生科院明确以“五轴五环五圈”党建活力生态圈建设总体思路,以增强党建的远航能力、领航水平、护航实力、励航力度、巡航责任为使命,按照“1344”党建工作体系要求,确立教师“六个一”目标,明确学院十大任务,力争实现高端成果产出、优质人才培养、中小学科普教育、服务“双百行动”四个走在前,创建“五全五先”党建工作新范本。
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纳米涂层团队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谢伟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级、省市厅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获中国表面工程学会科技奖、广东省真空学会科技奖等。2024年获湛江市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近年来,支部优化工作思路,围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并入选广东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广东行”专项行动团队。支部以“党建+学科”为引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以强化学科特色为指导,以加强有组织的科研为抓手,稳步开展学科建设。以“党建+专业”为指导,支部创办校级特色专业应用物理学,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具有扎实物理基础和真空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党建+实践”为抓手,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人才。近三年,支部党员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表面工程学会科技奖1项,广东省真空学会科技奖2项,学生去向落实率95%以上,年均深造率24.88%。支部党员承担省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支部党员指导学生获省级科研项目12项,“挑战杯”省奖4项,“创青春”省奖1项、铜奖1项,省材创大赛获奖5项,三等奖14项,校级奖50余项。截至目前,该支部基本构建了较为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旗帜模范作用,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化学化工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罗金是化学化工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博士、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访问学者,华南师范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校首批“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校第二批“燕岭优青”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校优秀教师和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连续入选2023、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市厅级项目5项。
党支部积极探索“三三三”党建工作法,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教学科研,教学科研赋能高标准党建”的发展思路,持续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秉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广深度产教融合的“工程素质链”协同育人新模式,培养创新性能力强的新工科人才。支部党员近三年获批粤西特色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省级教改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中科院1区8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ESI热点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南非专利1项;指导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3项、省级3项;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级奖20项、省级奖22项。
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体育科学学院社体系教工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于贵身是体能训练系主任兼专业负责人、博士、副教授,是岭南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近年来,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CSSCI、SCI、EI高水平论文10篇。
社体系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11名,其中9人次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党支部通过党建与课程思政、专业建设、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以及管理育人相融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党建+思政”工作模式。党支部成员近3年获省、校级课程思政项目8项,成果2项。党支部党员教师在潜心育人同时加强自身业务素质提升,在全国、省级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多次获奖及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党支部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3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体育竞赛186项,其中获金奖93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体育竞赛73项,其中获金奖31项。支部以“双百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体育浸润行动计划”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下乡”体育支教等活动打造体育服务地方发展品牌,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分别以“老师,我不想你们走”、“这群孩子骑车追了他们两公里”等标题,报道了孩子们对支教教师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