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学校在音乐厅隆重举行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会议由副校长金义富主持,全体校领导、华师帮扶队队长出席会议。

校长阳爱民为2024年度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颁奖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的核心环节。做好教学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未来。”“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在政策支持、组织协调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阳爱民特别指出了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并回顾了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的举措及省级教师教学比赛取得的佳绩。
阳爱民强调,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界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涌现,应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彰显教育情怀。广大教师要切实提高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教育家精神,勤修乐教、启智润心、胸怀天下。二是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学模式。要以本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转换,特别希望各位教师要拥抱“AI”,赋能教学创新。三是强化全面统筹,注重协同合作。各部门、单位要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平台,激励更多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各二级学院要有针对性地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培养高水平教学名师。各学科专业、教学系、教研室要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工作坊、集体备课会,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四是营造良好氛围,激励教学创新。要努力营造一种鼓励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积极参加教学创新大赛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敢于尝试、勇于探索。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比赛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教学比赛的投入和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创新大赛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教学创新大赛的重要性和意义。各二级学院要在广大师生中宣传获奖教师。

阳爱民校长做总结讲话

副校长金义富主持会议
青年教师组一等奖获得者文学与传媒学院的赵梓彤老师代表获奖教师发言。她深情地回忆和学生在一起琢磨教学创新的美好时光,她说:“教学创新要教学创新就是在‘一敢二勤三实践’的基础上去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要跟学生双向奔赴,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教师代表赵梓彤老师发表获奖感言
会上,获奖教师代表现场授课展示。通识教师组一等奖获得者生科院潘晓艳老师巧妙运用几个饶有趣味的心理测试,将职业兴趣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娓娓道来。高级职称教师组一等奖获得者商学院李妍老师聚焦《初级会计学》课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会计的含义及基本职能。两位老师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设计与实践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引入学习通,采取了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DeepSeek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和个性化;采用分组教学、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潘晓艳老师现场教学展示

商学院李妍老师现场教学展示
据悉,学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校教学创新发展,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学校出台了《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实施方案》。创新大赛按年度分赛道定期举办,秋季学期举办课堂教学赛道的竞赛,春季学期举办教学案例赛道比赛。2024年12月,学校举办了2024年度秋季学期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堂教学赛道的竞赛。本次大赛共分有高级职称教师组、青年教师组、美育教师组、体育教师组、实验教师组、通识教师组6个组别,共20个单位72位教师参赛。经过个人报名、学院推荐、学校审核、专家评审及校长办公会审议等程序,共49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10位,二等奖16位,三等奖23位。评出5个优秀组织单位。
教学创新大赛不仅是竞技场,更是播种机,我们期待更多教师成为参与者,用创新之火点燃教师们教学发展的热情。这场隆重的颁奖典礼,在全体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全体处级干部、获奖教师和青年教师代表200余人参加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