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会现场
岭师新闻中心讯:4月23日上午,学校处级干部党史学习教育暨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教三211开展集中学习。校长兰艳泽以“办学思路与高等教育改革”为题作专题授课,解析学校办学思路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强调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为重要契机,坚持走“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的发展道路,久久为功、创新发展,实现岭南师范学院发展新的春天。培训课由党委副书记黄达海主持。
“不了解学校办学思路的背景和内涵,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兰艳泽全面回顾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经历的大背景,指出在高等教育“再师范化”大背景下,师范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列举“中美贸易争端”、“德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等国内外重要的时事,兰艳泽以宏观的视野深入解读了全球化大背景下师范教育面临的形势。
“师范院校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理工科的发展仍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劲引擎,所以要实现师范与非师范的协同发展。”兰艳泽指出,伴随师范性质的回归,同类院校大力发展理工科、走综合化特色化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认为岭南师范学院肇始于师范,发展于师范,成名于师范,在坚持师范的道路上不囿于师范、困于师范。通过科学分析和综合研判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实践,凝炼出走师范院校的综合化发展道路的办学思路,即“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
“什么是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兰艳泽将学校凝炼出的办学思路从词义、语境和办学传承等层面进行深刻解析。她认为,“‘强’的师范要体现在对基础教育有强力的‘支撑’、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引领’等三个维度,具体呈现特征为有名师、有名校、有品牌、有特色。”“厚”的理工则需具备“扎根”、“服务”和“特色”等特点,要熟悉、了解并服务湛江、粤西乃至广东的产业需求,按需建设学科、专业和课程,做到独一无二、做出优势和特色。而“兴”的商科要对接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需求,大力发展、使之振兴。
“如何在内涵建设中践行‘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的办学思路?”兰艳泽以南开中学堂的镜箴为引,激励广大师生要传承百年师范教育积淀下来的书院精神、革命精神、奉献精神,将百年师范精神发扬光大。
兰艳泽对“强师范”提出六点具体设想和要求。凝练具有校本特色的师范文化,构筑沉浸式的师范校园环境;以师范专业认证(教学评估)为抓手,全面推进师范专业内涵建设;突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四年一贯的实践教学体系;构筑师范教育的“双循环”和“内循环”质量监测机制,推动师范专业的持续改进;“顶天立地”建设高水平教育学科,打造粤西教育研究高地;推动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粤西教育技术中心。
兰艳泽认为,“厚理工”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要在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重要节点,把岭南师范学院的大商科振兴起来,抓机遇、促发展,实现弯道超车。”针对“兴商科”建设思路,兰艳泽强调要面向“新业态”,推进商科专业的“互联网+”转型,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商科人才培养的全周期中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兰艳泽要求,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实现岭南师范学院发展新的春天。
黄达海指出,兰校长通过对学校办学思路的详细解读,引发大家对学校发展的全局思考。认为迈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教育工作重心又一次历史性战略转移,高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和衡量标准,要超越以前发展的理念和发展模式,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支撑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改革创新,谋求学校新的发展。

校长兰艳泽作专题报告

党委副书记黄达海主持培训会

与会人员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