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李嘉斌摄)
岭师新闻中心讯:12月13日,第二届“新师范+教育信息化2.0”高峰论坛在岭南师范学院举行。来自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湛江市政府的相关领导,以及省内外高校、教育学刊、企业、中小学校的200多位嘉宾和专家齐聚岭南师院“论剑”,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教育”时代背景和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状态下,师范生培养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思路、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湛江市政协副主席孙省利,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综合处处长黄小华,广东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处长龙海山,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姜琳,国家级教学名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柳海民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蒋达勇,岭南师范学院校长兰艳泽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岭南师范学院副校长金义富主持。
“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任友群以《用信息技术赋能,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题作主旨报告,指出要对标党和国家要求,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师培训“个性化、信息化、自主化、专业化”;用信息技术赋能,通过教师职前职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助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要发挥好岭南师范学院等师范院校的母机作用,紧密对接粤西地区需要,在教师定向培养、专业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做好支撑!”任友群指出,岭南师范学院作为粤西唯一一所本科师范院校,服务粤西地区2000多万人口,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引领区域教育发展,对粤西基础教育的贡献不可替代。基于粤西地区人口多,经济欠发达,基础教育体量大等现状,任友群认为,粤西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优质资源、发挥名师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提升粤西地区教师整体素质和基础教育整体质量;要建设直接服务基础教育的校园体系,让粤西教育为地方乃至全省全国经济建设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孙省利代表湛江市委市政府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简要介绍湛江的基本情况和近几年发展态势。“申硕不仅是岭师大事,也是湛江教育的大事。”他充分肯定了岭南师院为湛江基础教育做出的贡献,希望岭南师院继续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升硕梦想,进一步筑牢湛江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石,共同推动湛江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龙海山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广东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项紧迫的任务,强调师范院校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积极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力度。
兰艳泽对莅会领导、专家学者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概况和近年来发展成效,希望与会专家在论坛中实现知识的融汇和思想的碰撞,并对岭南师院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学校将以此平台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新师范建设,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开幕式后,姜琳、柳海民、金义富以及科大讯飞华南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余健等分别作了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为期1天,来自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教育信息化相关企业的精英与教育学刊的学者,围绕(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与培养机制、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与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三个主题作了18场精彩的专题报告。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论坛规格高、规模大,专题内涵深刻、意义重大,报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论坛由广东省教育厅、湛江市人民政府指导,岭南师范学院、湛江市教育局共同承办。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作主旨报告(肖凌摄)

湛江市政协副主席孙省利致辞(李嘉斌摄)

广东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处长龙海山致辞(肖凌摄)

校长兰艳泽致欢迎辞(肖凌摄)

合影留念(肖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