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内调研会现场(罗伟仪摄)
为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了解学校办学的问题难题,推动新校区规划建设,谋划新校区目标定位和学科布局,10月9日-18日,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苏古发深入学校教育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法政学院和广东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等7个校内外单位开展“扩大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主动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专题调研。征地办、校长办、国交处、科研处、规法处、后勤处、校地合作办有关人员陪同参与了调研。
校内的系列调研座谈上,苏古发广泛听取了各学院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老师教授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了学校办学空间、办学条件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到了办学空间办学条件的严重不足是学校对接服务“两区”建设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办学信息不灵层次不高能力不强是学校对接服务“两区”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把“两区”建设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机遇是学校对接服务“两区”必须解决的思想问题,清晰了解了教师教育学科、文商理工各学科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想法和路径。同时,通过拜会省发改委、华南师大、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和参加省委党校的相关培训,苏古发在研讨学习中深入了解了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规划、发展需求,虚心学习了兄弟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经验做法,也初步思考了新校区建设的定位、思路和办学方向。
他强调,“两区”建设对我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湾区的发展将可能造成“虹吸效应”,辐射带动湛江的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增加就业机会。然而若不把握好发展机遇,将形成“马太效应”,拉大我校与湾区学校在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上的差距,使我校及粤西地区进一步边缘化。因此,我校应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扩大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开展专业认证,推动申硕工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我校办学层次,提高人才质量,培养“两区”所需人才;加强与“两区”联系,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主动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同时,学校应“立足湛江、扎根粤西、服务两区”,积极联合地方政府,主动融入地方产业,间接服务“两区”建设,在服务中把学校做大做强。

校内调研会现场(曾佛俊摄)

赴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