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黄树彬摄)
9月28日,我校开展扎实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广东文理职业学院举行“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招标暨南海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2017-2018年课题结项会议”。廉江市副市长江维峰、湛江市委政策研究室副处级巡视员唐宏云,我校校长兰艳泽教授、校长助理张正栋教授、科研处副处长刘群慧教授、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各副主任及成员全程参加了会议。会议共六项议程,刘惠卿和莫海文副主任分别主持上下午相关议程。
第一议程由校长兰艳泽教授致开幕词讲话。她感谢了廉江副市长江维峰百忙之中亲临现场指导,回顾了我校与廉江市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十大共建项目。
第二议程由项目申报成员进行汇报。湛江市委政策研究室唐宏云、我校张正栋教授、刘群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提前对本次会议提交的31项课题申报书进行筛选,最后17项进行现场汇报。评选出徐延利等2项课题作为重点项目进行资助,评选出喻海燕等6位老师的项目作为一般项目进行资助,马永田等10位老师的项目作为培养项目进行资助,高原等13位老师的项目作为普通项目进行资助。
第三议程由中心副主任许抄军教授对中心科研情况进行总结。从南海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开始,到今年中心成功升级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立项数量和结项比率逐年递增,纵横向项目立项等成果明显提高,尤其是高水平论文呈爆炸式增长。参与中心活动的人数已经突破120人,中心活动以商学院为主体,同时包括了教科院、信息学院、法政学院、外语学院、文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体美等十几个学院和学校科研处、教务处等主要行政部门,实现了真正的跨学科、学院交流合作。
湛江市委政策研究室副处级巡视员唐宏云对我中心立项情况进行了点评,称赞我中心成员研究功底扎实、具有湛江情怀,方向明确聚焦,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同时指出今后的研究应该切口更小些,更加关注扶贫、环保和风险防控的三大攻坚任务。校长助理张正栋教授指出,中心成员在现有研究项目基础上,应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迎合社会需求,增加对权威文献的阅读以及创新点的提出,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作好充分准备。
第四大议程参观廉江工业园区。我校机电学院、信息学院、生科院及物理学院部分领导和骨干教师专程赶到廉江,参加了下午考察。当日下午,在廉江市副市长江维峰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带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问题导向,走访参观了廉江市小家电龙头企业龙力集团,以及全球领先的现代电子设备生产制造企业龙健集团。
第五大议程围绕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廉江市有关领导与我校领导和老师进行了讨论交流。廉江市副市长江维峰作了《廉江市工业、农业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报告,介绍了廉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江市长特别介绍了廉江农业特色农产品红橙、荔枝、龙眼和杨桃等种植面积、产量等基本情况,廉江传统的小家电产业和家具产业的发展情况。在回顾发展成就之后,他指出廉江农业和工业发展也遇到了难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没有精深加工,工业自动技术水平不高、人才短缺、品牌形成度低等具体问题,希望我校能够为廉江经济出谋划策。校长助理张正栋教授、中心常务副主任王亚新、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林汉、生科院副院长王锂韫等就农产品保鲜、深精加工、红橙病虫寒防治、精准扶贫、传统家电产业升级等问题,与廉江市各位领导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可能合作的领域进行了交流。本次活动我校几位理工科学院的领导积极参与,利用理工科的技术优势,解决实际难题。中心领导表示今后研究也要和廉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廉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会议总结程序,兰艳泽校长对廉江市政府和广东文理职业学院为中心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对“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招标暨南海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2017-2018年课题结项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她认为本次中心的年会与往次相比,视角更加广泛、进步更加明显、内容更加聚焦、专家更加严谨、会议服务更加贴心。中心走过第四个年头,实现了设立之初的想法,今天已经打破了学科壁垒,打破学院行政隔阂,通过合作进行孵化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同时对中心各位老师提出殷切希望,要更联系实际,做更接地气的研究,把会上专家的真知灼见和廉江市的地方需求带回去,把研究做到工厂、做到乡村、做到田间地头,为岭南师范学院学科建设上水平、上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许抄军教授作科研成果报告(黄树彬摄)

科研成果奖励颁奖(黄树彬摄)

合照(黄树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