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维和教授作精彩演讲
岭师新闻中心讯:3月20日晚上,学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著名教育学家、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教授作客校团委主办的“对标未来——名家系列访谈”首场活动,为广大师生带来了“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的精彩演讲。
“德育与智育并不矛盾,二者往往相互促进,产生积极作用。”谢维和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认为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德育是影响最深远的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最重要的领域。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教育实践经历和在实地调研中的收获与感悟。
谢维和通过深入剖析一线校长和教师提供的教育实践案例,认为学习成绩拔尖的优秀学生,在道德品质上都有“自觉性”的共同点。因此,他强调,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用志向来支撑起自觉性,不断提高学习的自律性;自律性是道德的最基本特征,对自己的自觉管理是本质性的道德修养。
如何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呢?谢维和认为,道德包括公德和私德,培养自觉性应从私德开始。他通过引用梁启超、章太炎等人对公德与私德的论述,勉励广大师生要重视私德培养,处理好公德与私德的关系。要通过道德品行的培育,提升自我认识,促进全面发展,进而从私德入手推广到公德领域,把“人人独善其身”和“人人相善其群”真正地结合,实现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社会发展有更多选择的时候,道德的力量就越发重要。”在师生互动环节中,谢维和分别就师生提出的教师职业倦怠、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困惑、信仰的缺失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回答了师生的提问。
“谢维和教授,像移动的风景,也像流动的盛宴!”学校党委书记罗海鸥用生动的比喻来赞赏谢维和教授的精彩演讲,他鼓励师生要学习谢教授浓厚的教育情怀、深厚的学养和务实的作风,增强自觉性和行动力,积极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罗海鸥书记作总结发言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