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彩虹”无情风雨共担 心手相牵重建家园

发布日期:2015-10-10     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蔡珮恩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新闻中心记者:李伟怡 蔡丽姗 叶玉君 苏绮嫦   图片主摄:李根兴 翟健)

  在岭南师院的校道上,两辆黄色的大吊车正在扬起高高的吊臂,把那些倒下的树木一棵棵地拉正,工作人员忙着给扶正的树木安装着支架。这是10月4日,登陆湛江的强台风“彩虹”给校园带来的灾难,校园的树木基本倒塌,整个校园仿佛从一个美丽的公园走向废墟一般。风灾之后,自强的岭师人迅速行动起来,辗转在校道上的大吊车、运输车、手推车,与正在参与灾后重建的后勤员工、青年志愿者和广大师生,汇成了一幅校园的灾后重建图。这是“彩虹”风灾之后,众志成城的岭师人不等不靠,干群合力,团结一致,用爱心和责任在呵护着自己的家园。

  后勤员工:这是我们的工作

  连根拔起的树木、支离破碎的商铺、严重破坏的路灯、近乎瘫痪的交通、东倒西歪的垃圾桶、随处可见的玻璃碎片……“彩虹”此番给岭师带来的重创,使校园内失去了曾经郁郁葱葱的样子。后勤工作作为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广大后勤员工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后的重建现场。

  十几人、三辆装卸车组成一个清理点,负责清理校道的后勤员工在校园内分成好几个清理小组,承担起了校园的部分打扫工作。“我们是10月5日便过来了,那天还下着雨,穿上雨衣,带上雨具,这几天都是早上五六点钟就到学校里来了。”李阿姨的工作主要是清理倒下来的树木,疏通道路,工作了一整天的她此时坐在折断了的树干上,额头上的汗水还在不断地往下流。“这是我们的工作,也希望看到学校好好的。”李阿姨回头看了看被清理干净的校道,笑着说。

  后勤产业处党委书记邱飞、处长程子建介绍说,学校党委梁英书记、罗海鸥院长在台风前就高度重视,指示学校各单位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启动台风应急预案。李江凌副院长更是多次要求后勤部门做好各个方面的安全保障工作。当天台风还没停,彭权群副书记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救灾工作,叮嘱一定要在确保救灾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校路障疏通和校园的安全巡逻,有计划地抢修水电、保障伙食、统计损失、消除隐患,严防次生伤害。

  全湛江市停水停电是台风带来的“后遗症”,我校4个电房也因此“罢工”,期间,学校水电维修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时刻待命,“4号下午是风力最强的时候,电房不干活了,学校的电工还在争取恢复供电,全身都被淋湿了,午饭也来不及吃。”水电维修服务中心周国强经理与工人们坚守在岗位上,抢修水电,与市供电局、水务局沟通协调,“4日到6日停电停水,学校用发电机间隔供电,启用储水池的备用水。”通过的维修中心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学校水电供应于6日中午便恢复了正常,“目前电力供应不会受影响,由于市水务局的供水问题,学校部分区域供水还是会间隔。”

  受停水停电的影响,市内绝大部分的商店因此被迫关门,伙食成了台风期间市民不得不面对的大难题,值得一提的是,我校食堂照常准时供应饭菜。10月4日的强劲风力学生饭堂被“洗劫”了,门窗碎了,桌椅被吹得东倒西歪,“我们在清理,30多个学生过来吃饭,那晚没做饭,就立马煮面给学生吃,点着蜡烛,几十个人围在一起,不能让学生饿肚子了。”饮食中心吕冬总经理回忆道。台风前,学校饮食中心本来已储备好了食材,但始料未及的台风让大部分食材付诸一空,碎玻璃沾到肉菜上了,食材成了问题。“5日中午,3名员工出去抢食材,那时很多商店已经被抢购一空了,敲了十几间商店的门,晚上9点钟左右,他们带回了300箱面条,第二天的食材才解决了。”园府酒店凌贤郅经理谈到,这次园府酒店虽然在装修期间,但是在风灾之中也为住在危险的周转房的教工提供安全的住所,并保证他们的生活所需,大力为广大师生免费提供充电和热水,没水了就用卡车到附近的农村里拉井水过来。

  灾前预防,检查每个宿舍的门窗情况,灾后及时修理,连夜抢修苑区内损坏严重的基础设施,台风才不至于给学生宿舍造成太大的损失。台风期间,最为严重的是建筑工地上的升降机砸到至善苑,苑区管理人员立马安排住在顶楼的学生转移,确保不会构成威胁,安抚学生情绪。台风过后,学生公寓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取消了休假,坚守到工作岗位,及时清理玻璃碎片,打扫苑区卫生,防止滋生细菌,确保学生的住宿环境整洁干净。与此同时,学校保卫处加大保安人员的布控,加强对宿舍苑区周边治安的巡查,严格盘查校园出入人员,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校园治安环境。

  

  “一,二,三,起!”工人们用力把粗壮的树干送上搬运车

  

  不是雨水,是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

  

  清理校园是一项体力活,累了,休憩一会儿,擦擦汗便又继续

  

  校道上的吊装车扬起高高的吊臂,把倒伏的大树拉正

  青年志愿者:这是我们一份责任

  面对满目苍痍的校园,除了心痛之外,岭师人在行动。台风让通讯信号极其不稳定,学校安排志愿清理校园的信息只能一传十、十传百,一大批志愿者就这样汇集了起来,清理校园更显热情,分布在校园各个角落里,一路清理树枝树叶、废弃物品等垃圾。

  10月5日,台风的威力稍微减弱,雨还在下,萧条的校园便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志愿者。随后,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参与到校园重建工作中。校团委、校青志联、“感恩圆梦”义工服务队、各二级学院青志联和学生机构陆续行动起来,很多路过的同学也纷纷加入清理工作中,齐力还校园整洁。

  在古榕广场,被风吹折的树干极其粗壮,志愿者们合力抬起一段折断的树干拖到推车上,力气稍小的女生则承担起清扫残枝、垃圾的工作。 志愿者们一路流着汗水,将台风吹落的残枝败叶和纸屑、塑料袋等垃圾一一清扫起来,一排树倒下的就将倒伏的大树扶正,把落叶扫成一堆,志愿者们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身影,无疑给灾后的岭师添上一抹希望的亮色。连与他们同在的后勤工作人员都不禁夸这群热情的年轻人:“现在的孩子,对事情还是挺上心,关键时刻能做点事情,真不错!”

  生科院大一新生雷东燕积极参加到清理中来,初来学校之时,她对美丽的校园环境印象深刻,没想到被一场台风给摧毁了,“在网络上了解到学校受灾情况,一开始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是看到那一刻还是很意外,没想到这么粗壮的古榕树,也难逃厄运。”从家乡赶来学校的第二天,雷东燕便拿起扫帚加入到清理行列,“这是一份责任,作为岭师人的责任,我要出一份力。”

  校团委卢福老师说,从5号开始,校团委立即组织志愿者参与灾后校园清理工作,但由于当天风雨仍在持续,便取消计划,出乎意料的是,仍然有部分志愿者冒雨前来清理校园,打扫卫生。从5日至7日,志愿者工作每天上下午分两批进行,每一批具体划为成砍刀组、装车组和搬运组,目前已有近2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8日开学后,清理工作便由学院具体安排志愿者进行参与。卢福提到,“志愿者们非常用心,好几个同学的手都磨破了,他们仍继续过来砍树,让人很感动。”

  

  志愿者在往运输车上搬东西

  

  抬起被吹断的树干

  

  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校园灾后重建

  广大师生 :这是我们的家园

  10月8日,学校迅速召开灾后清理重整工作会议,校党委梁英书记在会上指出,学校能够在湛江市绝大部分地方停电停水、交通瘫痪、通信受阻的情况下,恢复正常的生活、教学和科研秩序,充分体现了学校广大师生和后勤员工真心地热爱学校、关心学校,把学校当成是自己的家园。

  台风过后,学校师生们众志成城,积极参与到清理路障、环境整治、交通疏导、困难帮扶、卫生防疫等志愿服务中去,充分体现了“岭师是我家”的观念意识。6日下午,音乐学院刘福瑞老师和王雄艺老师一同参与到校园清理工作中,手上、脸上都沾上了因搬运树枝留下的碎屑,身上便是汗水湿透,“我来这里已经二十年了,这就是我的家,我曾经历过96年那场大台风,这次的风力更大,学校损失也更多。”台风过后,面对学校的惨况,刘福瑞坦言很着急。

  学校体育训练馆被台风掀了个“天窗”,体育馆内的地板便积满了垃圾和水渍。10月7日下午,上百名体科院的师生在体育馆内铲除淤泥、清理垃圾。刚过完国庆假期的2015级的王同学也加入了清扫的队伍,他说:“我家在韶关,火车晚点了九个小时才到湛江,下车还没回宿舍放行李就赶过来体育馆,第二故乡受灾了,我赶回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广大师生自主组织、自主参加灾后重建工作,他们散落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没有一个人说苦,没有一个人说累,清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10月8日下午,学校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在书院广场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一,二,三,走!”,几名党员组成一个小组,用一张门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推土机”,齐心协力地把扫在一堆的枝叶推到路边。广场上热火朝天,有的把散落的垃圾扫为一堆,有的用铁铲清理扫起的小堆枝叶,有的徒手抬起粗重的枝干往搬运车上装车……大家分工合作,响彻着助力的欢呼声,不到两个小时,书院广场就还原了干净的面貌。

  强风暴雨,“彩虹”肆虐后的岭师遭受重创,一地狼狈,这是对学校防灾抗灾和应急管理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广大岭师人勇气、毅力、凝聚力的考验,不负众望,他们携手谱写了一段众志成城齐抗台风的赞歌。“彩虹无情风雨同担,心手相牵重建家园”。可爱的岭师人正在用实际行动共同建设着被“彩虹”侵扰的家园,相信,明天的岭师必将会迎来灿烂的彩虹!

  

  学校领导带头参与校园修复工作

  

  你我齐参与,岭师是我家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简易的“推土机”清理残枝败叶

  

  在党员们的齐心协力下,昔日整洁干净的书院广场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