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岭南手作》工作室
岭师新闻中心讯:“在校园的每一个景区,草地、绿树、石头构筑的空间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认为,岭南师院的校园建设起点高,有内涵、有品位,把书院文化、传统文化和师范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融合。7月18日上午,何东平率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和《光明日报》广东站吴春燕站长等一行四人来校参观指导,对我校的校园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罗海鸥校长的陪同下,何东平总编一行在书院广场、大型陶壁《问渠》、博学园、百年师范纪念广场、师道园、立德园和树人广场等景点驻足停留。罗校长如数家珍,向客人介绍了每一个景点的建设理念、文化内涵和教育意蕴,并带领大家来到了教四七楼,参观了由烟斗工艺大师陈灿聪校友主持的“岭南手作”工作室。
何总编对我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道法自然的校园景观建设理念表示高度赞赏,认为罗海鸥校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清晰,起点高远,把握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魂。并充分肯定我校“用最少的建材蕴含了最丰富的人文内蕴,用最少的钱达到了最佳的愉悦与教化功能”的做法。
“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校园!”杨谷总裁第一次来湛江,对我校具有亚热带风情的校园风光充满兴趣,捡起散落在地上的果子爱不释手,他认为我校校园比北京的很多大学都要漂亮,校园绿树成荫,空间层次布局合理,给人的感觉非常舒适。
吴春燕站长说,每一次来岭南师院都会有意外的收获,建设得越来越优美的校园环境让人流连忘返,表示以后会深入校园帮助学校挖掘更多有价值有内涵的报道亮点。


每一个景点,罗海鸥校长都如数家珍般向客人介绍

在慎思园参观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