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高中职高组讨论现场
岭师新闻中心讯:为携手带动共同体合作学校共同发展,实现不同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11月29日上午,我校在国际会议厅组织召开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学校工作会议。广东省原教研室主任吴惟粤研究员,上海市教师发展中心胡庆芳博士,湛江市教育局冯燕锋副局长,学校80所“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单位代表”等百余人齐聚我校,探讨校地合作的发展与方向。学校罗海鸥院长、黄钢副院长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及分管教学副院长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程可拉处长主持。
罗海鸥院长代表学校向大会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对“共同体”单位近年的合作支持表示感谢,并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交流合作和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介绍学校近年发展概况。罗院长指出,近年学校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极加强与中小学、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络,深化与人才培养共同体学校的合作,开放式地培养教师人才,以此为核心内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获得了广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希望与共同体学校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络,拓展合作内容,致力合作共赢,为提高教师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共同努力。
黄钢副院长从着力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加强专业建设、创新校地联动机制等方面,对近几年我校在推进协同育人实践中取得的成绩进行简要汇报。他表示,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中小学校及有关院校的交流合作。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努力配合和支持合作共同体单位的发展,促进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会上,人才培养共同体学校代表湛江市第一中学孔令月副校长、湛江市第八小学谢文东校长、深圳特蕾新幼儿教育集团、湛江一中培才学校等合作单位分别作校地合作经验介绍,认为岭南师范学院推进协同育人的探索为中小学(幼)学校(园)师资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提高了学校校本研修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与我校的交流合作。
程可拉处长宣读了新增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单位;黄钢副院长代表学校分别与合作学校领导签订合作协议。
在有关部门领导带领下,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单位代表前往学校综合实验楼参观我校未来教育空间站。空间站项目负责人金义富教授介绍了未来教育空间站的构成和主要功能。空间站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中心站,地面站包括教育实习基地、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在空间站网真教室现场,我校与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现场对接演示。通过链接网络,网真教室可以实现高校课堂与中小学课堂、城市课堂与农村课堂、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在时间、空间、内容及方式四个维度的融合。
11月29日下午,广东省原教研室主任吴惟粤研究员作题为“数字化时代的学校课程管理”的专题报告。他认为,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校本课程的开发需满足学生有差异的多样化需求。教学价值重点挖掘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价值,并从课程分类、素质教育、教师价值、教育思想展开阐述。随后,上海市教师发展中心胡庆芳博士带来了一场题为《学会课堂观察,提升教研品质》的精彩报告。胡博士结合教学实际与成功范例诠释了“如何正确定位课堂观察”,并为课堂观察视角提出了诸多方法技巧。
在分组讨论环节,参会人员就校地进一步合作、教师发展、协同创新育人等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度的讨论,各抒己见,为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发展建言献策。
此次大会是学校落实做好“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申报工作,服务地方、服务广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我校建立联合培养教师新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与会代表表示,将按照双方业已商定的合作框架,精诚合作,共享资源,加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步伐。
据悉,此次会议是我校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工作会议。已有80所合作共同体单位,成员覆盖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地域覆盖广东粤西珠三角和广西环北部湾地区。

罗海鸥院长讲话

黄钢副院长讲话
吴惟粤研究员作报告

胡庆芳博士作专题报告

与会人员合影

程可拉处长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