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发式现场
岭师新闻中心讯 7月4日上午,我校在湛江市博物馆举行“实践育人工作研究丛书”之一《理想在实践中升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案例》首发式。本书编委主任、学校党委梁英书记,湛江市博物馆钟莹馆长、袁仁志副馆长,本书编委会全体成员参加首发式。梁英书记主持首发式,并代表学校向湛江市博物馆赠送了该书。
梁英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践育人丛书是在我校原有党建育人丛书的基础上组织策划编写的,丛书的主要思路是疏理和总结我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展现我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综合性和立体性,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梁书记强调了三点意见。第一,《理想在实践中升华》是实践育人丛书的第一本,该书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和实践育人的主题,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育人案例,做好了归纳、统筹、协调、督促、提炼、总结、探索的工作,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和位置。第二,编辑实践育人丛书要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传承和扩大岭南师范学院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和认可度,凝练成优秀的校本特色和品牌。第三,学校各级党组织、各位党员干部都要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使命,彰显本职工作的价值;同时,要加强学校与市博物馆的交流合作,做好文化传承和育人实践工作。
四位主编分别解读了他们的编辑感受。何增光主编认为,本书的顺利出版,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书本的主要内容来源于思政部教师指导、部署、安排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案例,全书的框架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来设置;本书的成功编印出版,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努力方向更为明确,升华了我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成果。林春主编认为,《理想在实践中升华》一书的出版,让理想信念教育对接地气: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须要接地气;二是实践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三是本书的出版既是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象总结,又是成果展示,更是为思政教学工作提供了生动的导向素材。陈恕平主编认为,本书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研究宝典和实操手册,实践育人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必要性,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政策要求;具有重要性,社会实践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坚持了知识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可行性,打通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连接点,建立起了思政课程实践育人的可行机制。黄达海主编从编务工作的角度来谈感受,讲述了该书编写的三个具体背景和三个推进步骤,包括有成立丛书的编委会、规划丛书总体框架以及编写原则、编写审稿出版等。黄达海主编还谈了3点编辑体会: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很重要;本色决定特色,策划很关键;心态决定状态,执行很接气。
洪小瑛、童小彪两位点评专家为该书的出版做了专业点评。洪小瑛认为,本书凝聚了学校党委和相关领导的心血,以及思政部老师们的坚持和探索,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回应了思政教学工作多年以来的困惑,回答了思政课生命力的所在。因此,本书可读、可赏、可借鉴,思想性、实用性较高,体现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有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走向社会,走向实践。童小彪指出本书思路有条理,内容鲜活,体现了大学生们有学习成长的自觉心,有心系国家社会之情,有深深的中国梦、湛江梦和岭南梦。

梁英书记代表学校赠书给湛江市博物馆

梁英书记发言

湛江市博物馆钟莹馆长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