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我校举行“协同创新与学科专业建设”报告会

发布日期:2014-04-04     来源:科研处     作者:梁桥 丁小梅      编辑:李静娴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罗海鸥院长主持会议

      湛师新闻中心讯:4月3日,我校在国际会议厅举行“协同创新与学科专业建设”报告会。国务院心理学委员会学科召集人、原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原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莫雷教授,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学校“创新强校工程”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各二级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和科研副院长,重点学科带头人等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罗海鸥院长主持。

  莫雷教授作了“广东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与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题报告。他从“2011计划”对高校办学理念及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的冲击说起,“学科强不等于解决重大需求能力强”,随后分享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与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过程及申报经验,他主要从建设意义与发展目标、建设基础、培育组建过程与体制创新、实施计划与预期成效四个方面对该协同创新中心作了详细介绍,重点阐述了该协同创新中心的5个建设基础和培育过程的9个重大成果。莫教授强调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重点要放在两个转型:高校科学研究的转型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转型,瞄准国家与社会的重大需求,要具有问题意识,推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

  卢晓中教授作了“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从“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和“学科建设如何服务于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他指出,高校学科建设的要旨是要更好地履行高校四大职能,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重点论述了高校定位、学科建设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一致性,指出学科建设成果应及时有效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资源、转化为“教育生产力”,希望将科学研究适当引进高校教育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动,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

  罗海鸥院长最后总结指出,“协同创新”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两位教授的辅导报告对我校已经启动的6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刚获得批准立项培育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以及正在组织的我校“创新强校工程”规划的编制有非常大的启发、借鉴意义。希望各院系和相关部门认真领会消化,将报告精神融入工作谋划当中,推动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并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构建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切实推进实施“创新强校工程”。

莫雷教授发言

卢晓中教授发言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