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现场
近日,学校在二号会议室举行第六期院长论坛。暨南大学原副校长、博导饶芃子教授“作客”论坛,纵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学校劳承万教授,刘海涛副书记,李江凌、邵乐喜副院长,院办、教务、科研、人事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分管学科建设副院长,研究院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论坛。论坛由罗海鸥院长主持。
学科建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一所大学要为人所知必须抓学科建设。大学声誉的升降浮沉,根本在于学科建设。著名大学就是因为它们有一些著名的学科、著名的教授。”如何抓学科?饶教授结合其长期从事科研和主管学科建设工作的经历,以生动具体的事例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抓好学科建设的要点:一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通过纵横对比,分析形势,有策略地突出自己的特色。二要有敏感性,善于捕捉先机,主动积极把机遇变成现实的优势。有创新思维、前沿意识,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敏感地把握先机,在主动积极的行动中认真地把工作做足,敢想会做别人没有做或做不到的事。三要抓好学科方向凝炼和学科队伍建设。学科方向设置要有全省乃至全国的视野,分析同类学科的力量和特点,找空白点,结合自身的传统优势,凝炼学科方向。应该发挥广东边缘地区的优势。中心有优势,边缘也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中心。学科队伍建设。有高水平的师资才能建设高水平的学科,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分析队伍力量,未雨绸缪,引进和储备人才;要从大局出发,全校衡量,让强者先上、优者先上;要整合校内相近或有交叉的学科的研究力量,组建学科团队。
科学研究:“三种意识”“两个性”
“基础研究是探索未知,应用研究是设计未来。人文研究主要属于基础研究范畴,要求研究团队有好的学术品性”。饶教授强调,做研究应有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精品意识“三种意识”和科学性、连续性“两个性”。饶教授谈问题意识时指出,“能不能发现问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维有没有创新度。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够在一片知识里面看到何处有问题,或者何处隐藏了问题。”“当你对某个问题感兴趣,你必须从头读来,弄清这个问题的最原始状态是什么,它是怎么发展到今天,你如何跟它相遇,这个链条你要摸清楚,这就是与过去许多关注这个问题的学者对话,无声的对话。在无数次的对话中,你的很多问题已经解决了,而一直到今天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你研究问题的起点和入口,沿着这个起点和入口走下去,等你到出口的时候,你就会有新的结论,你这个新的结论将加入原先这一帮人研究这个问题的链条中,为以后的人们提供你的一份力量。”
饶芃子教授的精彩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刘海涛副书记、李江凌副院长及劳承万教授等分别在会上作了发言。罗海鸥院长最后总结发言提出,当前学校的学科建设正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希望各二级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吸取饶教授报告的精神和经验,以高度负责、时不我待的态度,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关键要素,强化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快速发展。

饶芃子教授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