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现场
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学校罗海鸥院长应邀出席在重庆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范教育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并作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两岸协同培育特教师资——以湛江师院与台合作创办特教专业为例》的大会报告。这是罗院长继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范教育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介绍我校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之后,又一次向国内同行介绍人才培养经验。
此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理念、政策与行动”。会上,河南省教育厅的刁玉华副厅长、四川师范大学祁晓玲副校长、沈阳师范大学李铁君副校长、重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申仁洪围绕这一主题分别作了《多措并举 融合发展 打造协同创新的教师教育新模式》、《立足区域的教师教学协同创新机制构建与实施》、《融合共生合作共赢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探索开放协同办学,推进教师特色培养模式创新》的大会报告。
罗海鸥院长的大会报告介绍了我校紧抓机遇,大胆探索,积极发展与台湾高校的合作交流所走出的一条创新之路。报告指出,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在打造“一营(湛台大学生夏令营)一坛(教师教育两岸高端论坛)一中心(海峡两岸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两岸师范教育合作平台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台湾师范院校紧密合作,高起点地谋划,聘请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前院长、特教权威专家吴武典教授担任特教系主任和特聘教授,采取“3.5+0.5”的模式,开展“协调创办专业、协同选聘师资、协同学生培养”的两岸协同培育特教师资,满足社会对特教师资迫切需求的实践探索。
罗院长报告中独特的视角、翔实的数据、精彩的案例、凸显的成效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赏。与会期间,许多兄弟院校表示要认真学习我校协同育人的成功经验;大会秘书处在作大会闭幕总结时进一步指出,我校开展的两岸协同培育师资的做法,丰富了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内涵,对推进教师教育协调创新有着深远和现实的意义。
此次大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范教育分会举办,重庆师范大学承办。来自包括部属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在内的61所院校的一百多位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教师教育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经过大会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协同创新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时代特征,是破解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诸多难题的关键机制,各高校教师教育的协同创新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体现学校特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