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鸥院长为潘懋元先生颁发聘书
7月2日下午,我校继“教授治学与大学治理”两岸高端论坛之后,再次迎来了一次高等教育学科的学术盛宴,在行政楼二号会议室隆重举行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主要奠基人、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终身名誉理事长、厦门大学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的荣誉教授聘任仪式暨高教界知名专家学术沙龙讨论会。
首先,我校刘海涛副书记简要介绍了各位与会嘉宾,接着罗海鸥院长用诗性的语言概括了潘懋元先生的人格特质:
不管时代和环境如何变迁,总有一种令人尊敬的品质和人格力量,使我们超越这个时代的喧嚣与浮燥,让我们反思:除了现实和功利,还有未来和梦想;除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还有独立人格、自我主张;除了继承追随、还有创新开拓。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多元,大学如何变化发展,总有一种高洁的灵魂和简约的追求,让我们心灵冒汗,激情发烧,唤醒我们沉睡的灵智和僵化的情感,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感动和温暖,引导我们坚毅刚卓,重新思考和返朴归真,去追问人生的使命、价值和尊严。在中国高等教育学领域,潘懋元先生便是这样一位灵魂式的领袖人物。
其后,罗海鸥院长为潘懋元先生颁发了荣誉教授聘书。随行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应强教授、临沂大学前校长韩延明教授、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廷柱教授、厦门大学梁艳玲博士后与刁瑜博士及我校李江凌副院长、邵乐喜副院长、部分中层干部与教育学学科骨干教师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受聘仪式结束后,潘懋元先生及各位校内外专家开展了自由的学术研讨。潘先生首先发言,回忆了与罗海鸥院长交往的故事,介绍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学术报告会和学术沙龙两种重要的学术研讨活动,并提议按学术沙龙的形式开展自由研讨。简单论述教育技术手段革新同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后,潘先生提出了信息技术时代高等教育会发生何种变化的问题,供各位专家、老师思考、交流。
在自由交流部分,张应强教授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会深刻影响教育教学观念、而且会对传统教育学基本理论产生一定冲击;韩延明教授则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解读了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教育教学活动而言的积极意义与客观挑战;陈廷柱教授从“开化—开明—开放”的三阶段教育论出发,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可能产生的全面、深刻影响;刘海涛副书记则穿插介绍了本届湛台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中台湾四位大学生的有关研究课题及启示;邵乐喜副院长提出了教师在现代教育信息化革命背景下面临的工作挑战,以及学校在教育信息化革命下依然会存在下去的观点;李江凌副院长则做出了在现代纳米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影响下学校终究会消亡的相反论断。此外,围绕着教育信息化的问题,教科院院长范兆雄教授、教务处处长程可拉教授、科技处处金义富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李国宁博士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在罗校长诚挚的致谢和精彩的点评中,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潘懋元先生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