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学校召开新一届学报编委会会议

发布日期:2013-06-17     来源:学报编辑部     编辑:黎相民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6月14日下午,新一届学报编辑委员会会议在行政楼第二会议室召开。编委会委员及学报全体编辑人员与会。会议由学院院长、学报编委会主任、主编罗海鸥博士主持。

  会议开始,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赵金钟教授对学报近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学报未来的发展作了汇报发言,并着重对学报打造“学术品牌”、“地方品牌”,创设特色栏目、提高编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接着,学院副院长、学报编委会副主任邵乐喜教授发言。他指出,学报从实际出发,以专栏、专题为突破口,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办刊质量,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他建议学报在原有基础上,结合我院“粤西教师教育培训基地”、“新材料研究”、“华南热带生物研究”等课题组织文稿,开设特色更鲜明的专栏。他还就理科优质稿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建议。院党委副书记刘海涛教授对学报近年来开设的“高等教育研究”、“台湾教育研究”、“中西文化研究”、“涂又光研究”等特色栏目所发表的文章,以及在学术界所产生的影响给予了肯定,并建议学报“地方文化研究”专栏结合大学生“挑战杯”活动进行策划,以丰富地方文化研究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程可拉、熊家良、李晓培、龙鸣、莫春生、冯宗财、金义富、章晓霜、陈恕平、许棠、许抄军等编委在肯定学报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分别就如何办好学报提出了建议。

  罗院长作了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报三年来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在特色栏目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突破,并着重谈论了“高等教育研究”、“涂又光研究”、“台湾教育研究”等栏目在学术界所产生的反响,希望编辑部继续坚持走特色栏目之路,把学报办成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刊物。最后,他就如何进一步办好学报提出四点希望:第一,特色栏目是办好学报的策略,甚至是生命。罗院长指出,我们不能囿于现有的成绩,而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未来,强化特色栏目建设。如“台湾教育研究”,将来可以进一步专题化,开设“台湾特教研究”等;“涂又光研究”,可以逐渐向“当代教育名家研究”系列拓展;利用劳承万教授的影响,开设“康德-牟宗三研究”专栏。通过这些举措,打造富有开创性的、在全国有影响的特色栏目,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第二,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是办好学报的根本。各位编委要积极支持学报,帮助学报组稿,做好学报与作者特别是知名专家的联系工作。第三,高水平的编辑工作是办好学报的关键。学报编辑人员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严谨认真做好编校工作;要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第四,机制的创新是办好学报的保证。要坚持责任编辑制和“三级审稿制”,严把用稿质量关;同时尝试新的机制,如“栏目主持人制”、奖励机制等,做好策划工作,积极组约优质稿件,全面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他还就院内教授给学报投稿较少的现象提出了意见。

  会前,罗院长还专门到学报编辑部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听取编辑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肯定了学报编辑部一年来的工作成绩。罗院长特别指出,去年学报第5期《谋划世纪中叶发展愿景的战略举措——<高教30条>精神解读》(别敦荣)、《创业型大学: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战略性转变》(常永胜,揭聪)两篇文章分别被2013年第4、5期《新华文摘》篇目辑览收录,相当不易,反映出我校学报的质量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的更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