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师新闻网5月14日讯 日前,挂靠湛江师范学院,由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湛江市社科联与湛江师范学院联合申报的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城乡发展研究基地,经专家审评,获得批准。这是继2010年获粤西高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之后,我校又喜添一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
在全省培育10个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决策研究基地,是省委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并实施的《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十项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了“构建具有世界视野、广东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使我省社科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湛江区位优势、湛江市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经验,为基地开展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源。我校近年来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有丰富的研究积累,学校大力支持基地建设,这些因素使我校在近20个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
记者从该研究基地负责人商学院的王亚新院长处了解到,该项目从去年3月份开始组织申报材料,期间经过三轮征求意见、讨论、论证,最终才将基地的研究主题与方向敲定下来。从去年申报开始,学校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十分重视,积极调动各方研究力量,建构起一支结构合理、熟悉湛江实际、具有一定社会活动能力的研究队伍。此外,学校良好的基地办公条件、科研设施和条件为商学院、粤西区域发展研究所研究团队提供了大力支持。
谈及基地的研究规划时,基地科研队伍一员的许抄军教授讲到从两个大方面去研究:一是对湛江城乡协调发展已有经验的总结。二是探索湛江城乡协调发展的最优路径。
从我校科研处获悉,该研究基地为我校首个省级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第二个省级人文社科类研究基地,首创“协同创新”三方合作的建设模式。对于研究基地建设的预期成果,科研处金义富处长说道,希望每年出版相关专著1部、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每年能针对1-2个问题进行对策研究,提交有质量的调查报告;争取出版湛江(粤西)经济发展丛书一套;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形成研究团队。
本次研究基地的建设受到了湛江市委有关领导对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和支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卢瑜同志多次对基地建设给予指导。我校作为基地依托单位,非常重视基地建设,认为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很好平台。分管科研工作的邵乐喜副院长及科研处领导先后两次到省社科院进行相关汇报工作。
我校“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基地”的成功获批,标志着我校的人文社科研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我校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搭建了一个优秀的平台。今后,基地将在全校范围内整合资源,按照基地设定的研究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为己任,推动湛江建设成为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城市,为湛江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支撑。
据悉,“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基地”将于本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