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罗海鸥院长发表讲话
湛师新闻网10月25日讯 22日上午,由法政学院主办的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理论研讨会开幕式在我校综合实验楼国际会议厅隆重开幕。校领导罗海鸥院长、副院长刘周堂、李江凌、邵乐喜,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专家学者、湛江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委员会、市团委、妇联和赤坎、霞山区相关部门领导、我校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以及法政学院师生200多人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法政学院院长袁铎主持。
开幕式上,罗院长首先致辞。他指出,在学校和法政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工作专业的办学条件在逐步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比较合理,同珠三角地区的一些社工机构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已建成了粤西地区唯一的社会工作实验室,由我校组织设立的湛江第一家市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湛江市尚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也即将挂牌成立。法政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我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劳模精神,班子迅速行动,发挥集体智慧,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根据社会工作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专业市场契合度强,适应社会转型要求、社会广泛重视,国外、港台和珠三角相对成熟等特点,决定以社会工作专业为法政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确立了“走出去”与国际化的思路和专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优势办学资源,积极创办社会服务实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专业教育与职业对接的实践教学平台,探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同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次理论研讨会邀请两岸暨香港、澳门专家学者、地方相关部门领导共同探讨发展大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志存高远,非常有战略眼光。
他同时向嘉宾介绍了我校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对法政学院进一步加强协调创新能力提出了三点愿望。第一,希望我校社会工作专业进一步与台湾、香港、珠三角等地区的高校、社工机构建立更加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聘请高水平的教授、督导作为我们的客座教授,联合培养社工专业本科生,派我们的社工专业教师去接受培训和学习。第二,依托我校已有的专业教学资源,加强与湛江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合作,不断开拓专业教学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整合全校资源,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建设水平和教学水平,争取在教学科研成果方面有质的飞跃,争取在我校设立一个社会工作专业重点实训基地。此外,要发挥师范院校办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将我校的心理学、教育学、体育保健等教学资源也充分利用到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中去,使社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和实效性。最后,罗院长强调,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校内各二级学院院长参会,目的是希望起到一种带动启发作用,各二级学院都能够选准一个专业作为突破口,按照协同创新理念,加快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
与会嘉宾庞晓冬副主任、刘邦富教授、唐晓姣总干事、赵凡仪总干事随后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本次会议由法政学院主办,同时也得到了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通识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会期从10月22日到23日,为期2天。研讨会由学术专题报告、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座谈会和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训练工作坊三个部分组成。在这次会议上,台湾学者刘邦富教授分别作了《台湾社会工作发展现况》和《台湾社会福利的发展》两个学术专题报告;湛江市民政局李锋局长作了《湛江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讲话;唐晓姣总干事和赵凡仪总干事分别介绍了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及其运作; 我校优秀校友社工专业2010届毕业生、中山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