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
湛师新闻网6月5日讯 3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韦伦讲座特聘教授赵炬明教授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姜嘉乐教授受邀在我校二号会议室分别作学术报告,校领导罗海鸥院长,李江凌、邵乐喜副院长,各二级学院(部)主管教学副院长,教育学科骨干和教务处科长以上干部等出席了报告会,会议由罗海鸥院长主持。
报告会上,姜嘉乐教授作题为“卓越计划与教学创新”的学术报告,就“卓越计划与教学改革”这一主题,姜嘉乐教授主要阐述了三个观点: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姜教授指出,在对待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任务时,学校应以育人为本。他还认为,从研究性教学到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教学创新。他以CDIO为例,具体说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工程链的软对应,教学过程与工程链的硬对应,指出工程教育要突出完整的工程实践训练,实现人才的整体培养。二、注重实践,引领改革。姜教授认为实践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践是服务于理论的,是依附于理论而存在附属品,但其优势在于二者融为一体;第二阶段,实践与理论分家了,虽然强化了实践,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第三阶段,实践与理论重新融为一体,实践不再是理论的附庸,而是引领者,是核心。正因如此,实践对理论的前沿性、对知识理论的覆盖性和理论教学的方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建立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姜教授指出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校内与校外实践的一体化等。姜教授从我国高等工科教育改革的背景出发,强调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要“面向实践、面向应用”。姜教授还认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面向现代工程实践。
接着,赵炬明教授作题为“关于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的学术报告,主要是探讨了在全球化的影响和信息革命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他通过精彩的PPT,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他的观点,他指出,当下大学老师面临着三重危机,古典理想教师VS生产者教师的理念危机,课堂主宰者的老师VS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的教学危机,还有的就是待遇危机。此外,赵教授还明确地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三中心,实际上包括了三个基本内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这新三中心,是不同于“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教学模式。赵教授还强调,新三中心的本质首先是“科学的”,其次才是“道德的”。
在报告会的交流环节,我校与会教师各抒己见,积极提问,与两位教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两位教授也对他们提出的在教学的一些看法和疑惑一一进行了详细的回答。
最后,罗海鸥院长作总结。他指出,随着湛江三大经济项目的逐步推进,湛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也给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他希望各级主管教学负责人通过此次学术报告会,传达会议精神,以开放的心态去促进交流与合作,努力推动我校教学改革工作。

罗海鸥院长讲话

赵炬明教授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