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鸥
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漂亮的校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而是兢兢业业地献身于教育事业的老师和在老师们辛勤培育下成长成才的学生——这其中,既包括今天正在课堂上的莘莘学子,也包括已经离开学校,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广大校友。
湛江师范学院积108年师范教育的历史——从1904年始设师范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更定为现在的校名。在这个过程中为社会,尤其是为粤西地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长为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在教育领域,仅粤西地区普通中学734所(湛江341所、茂名287所和阳江106所),毕业于我校的正副校长就有492人,特级教师 55人。为此,校友办同志精心谋划,编辑出版《校友寻访丛书》。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从去年开始,校友办组织50多名在校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活动,历时30多天,采访了60多名特级教师、教育局长校友,整理录音100多小时,撰写采访手记60多篇,形成由63篇文章(55篇校友风采文稿,8篇寻访心得文稿)组成的达25万多字的书稿,即丛书之一《追问名师——从湛师走出的特级教师故事》。读后,我被书中的特级教师这些优秀校友的事迹深深感动。向这些优秀校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冒着酷暑,短期内写成本书的师生表示感谢。初读本书,我有如下感想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这些优秀校友是真正的教者,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湛师最宝贵的精神和传统。他们奋励自强,淡泊明志,崇教爱生,安贫乐道,立己树人,爱校荣校。过去,他们在简陋、狭小的校园读书,度过了美好难忘的青春时光。毕业后,他们长期扎根于粤西欠发达地区教书育人,乐此不疲。他们没有名校名师的依靠,靠的是“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奋励自强的不息精神,靠的是自己的内心信念和灵智积聚。所以,选择湛师,便是选择艰辛,但这艰辛也格外磨练人、成就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充裕的物质生活,但只要给他们一间课室,给他们一群孩子,他们便能创造与众不同的课室,让教育充满生命的感动,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生。
教育是立在精神上的志业。人们对大学的推崇,其核心依据和理性基础,便是它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象。故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詹姆斯在《真正的哈佛》中说,“真正的哈佛是那个看不见的哈佛。这个看不见的哈佛存在于哈佛之子的灵魂里。”借用这句话,真正的湛师是有精神、有灵魂的湛师。湛师之大,在于其精神之博大、灵魂之高远。湛师的真正精神,在其优秀的儿女身上,在其感人的故事里。
二、这些优秀校友的成长和成就,为师弟师妹们提供了标杆。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在唤醒另一个灵魂。”对真正的教者而言,教育就是灵魂唤醒灵魂,人格影响人格,生命提升生命的志业。他们对学生的影响,不是靠学历、靠职称,而是靠人格和学问。他们高尚的人格,正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所说,“决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他们扎实而精深的专业才能,决不是靠“小聪明”和短时间学到的,而是靠长年累月、锲而不舍的学习积聚。他们为师弟师妹们确立了一个真正的教者的标准或形象。他们保持必要的寂寞,终身学习、终身育人,为他人、为未来的社会而尽力。乔布什的人生信念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对真正的教者而言,活着,就是为了立己树人,建树社会新风。优秀校友精彩动人的事迹,可敬可亲,最适宜鼓励和激发湛师学子去拼搏奋斗。
三、这本书是母校联系校友的载体和社会了解湛师的窗口。汇集这些优秀校友的成长历程和感人事迹,校友间可以互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