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海鸥院长讲话

调研会现场
湛师新闻网12月21日讯 继生科院、商学院调研之后,昨日下午,校领导罗海鸥院长、李江凌副院长带队来到法政学院开展非师范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题调研。院办、教务、法规、博雅中心主要负责人和法政学院领导班子、法学系主任、公共管理系主任等参加了调研会。
法政学院韩明德院长从非师范专业基本情况、人才培养措施与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成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会和构想等四个方面对该院非师范生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其中,韩院长谈到该院借鉴兄弟院校及国外相关专业的经验,高起点做好培养计划;积极加强实习基地和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的建设,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搭建更多的平台;注重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积极聘请校外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强化第一与第二课堂的衔接,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充分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导师制,既重教书,也重育人。冯亮如书记补充指出,该院非师范专业与未来发展方向和社会转型需求相适应,如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朝阳专业”,发展潜力大。同时,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方法、提升师资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一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度所需要解决的制度障碍问题,对教师教学考核和教学单位的考核、教师的专业实践进修和提高、专业建设的国际化等问题提出建议。
李江凌副院长在调研会上谈到,法政学院非师范专业基础好,社会需求大,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并强调,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通过具体的计划来实现目标与要求;二、打造学科优势,重点扶持特色专业;三、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四、巩固司法考试成果,扩大考研比例。
罗院长对法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就进一步推进非师范人才培养改革提出几点要求:第一,认清形势,做好顶层设计。结合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和湛江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形势和需求,准确定位并高度凝练地提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要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方面结合起来,“教、学、研、做、考(证)”互动合一培养人才;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等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培养人才。第二,重点突破,兼顾全面。坚持错位竞争,集中有限资源,突出重点发展,努力培育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第三,专兼互补,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灵活的方式,引进在省内有话语权的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行业精英,充实壮大人才队伍。根据专业要求多聘请行业精英进校园开课,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第四,教育与生活结合,培育专业文化。课外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升华学习和锻炼能力的“场所”,应加强课堂内外的对接,寓教育于生活。如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专业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平台,加强指导,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第五,加强对外交流,引进校外优质资源促进学院发展。越是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区越要有国际视野。要通过加强各方面的交流,打开视野,学习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努力为学院谋进步、谋发展。最后,罗院长勉励法政学院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强化优势,切实做好非师范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闻中心 记者/范秋萍 摄影/黄济高 编辑/严楚君 吴康晓 发布/李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