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聘仪式
湛师新闻网12月11日讯 12月8日,我国电教开拓者与奠基人、首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西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南国农先生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学校隆重举行南先生名誉教授受聘仪式。期间,南先生与随同来访的杨改学教授对我校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并举行学术报告会。
12月8日上午,我校于信息学院会议室举行南国农先生名誉教授受聘仪式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交流会。南国农先生、杨改学教授;我校领导罗海鸥院长、刘海涛副书记、邵乐喜副院长,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技处、教育研究院、信息学院、教科院负责人,以及部分老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邵乐喜副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邵乐喜副院长致欢迎辞,并对南国农先生和杨改学教授分别作了介绍。随后,罗海鸥院长为南国农先生颁发聘书,并赠送纪念品。
会上,罗海鸥院长对我校的教育学科建设情况作了介绍。接着,信息学院张炜副院长介绍了信息学院的情况,科技处处长、教育技术学科负责人金义富教授介绍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情况和未来教育空间站的总体规划。
随后,南国农先生作了讲话。他指出,在教育学科专业体系的建设中,人们普遍关注两个问题:第一是培养目标,即对学科建设首先要明确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注重从本地实际出发,扎扎实实以为地方服务;第二是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设计和展开。
此外,南国农先生还与大家分享了他到湛江一路上与刚从台湾出访回来的罗海鸥院长交谈和经历的四件事所带给他的感想和启发。他说起了曾经到台湾的经历,感觉香港像是国外,而台湾像是中国,因为台湾依然保存着浓厚的中华文化,在台湾看到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标语让他印象深刻,他指出,这句话体现了中国教育的本质特点。南先生和大家分享了香港知名企业家田家炳先生对企业员工“懂得尊重人,喜欢帮助人”的核心要求,以此勉励大家要对他人、同事多一点尊重,少一点苛求;对社会集体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此外,他对《南方日报》刊登的一篇关于河南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学术不端行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搞科学研究数量很重要,但质量更重要。最后,南国农先生还分享了他参观我校古榕广场后的体会,指出百年榕树虽然古老,但仍然茂盛,遮风挡雨,供人观赏,由此表达了他“先发挥余热,再安度晚年”的理想追求。
杨改学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第一,要有学科创新思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努力,是可以成功的;第二,学科建设要明确方向、明确目标、明确内容、明确要素。他对我校建立未来教育空间站的构想表示了肯定,并对如何建立好这个项目提出了三点建议。
下午,南国农先生、杨改学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学术报告会。我校领导罗海鸥院长、邵乐喜副院长,科技处、信息学院负责人,教育技术学科团队、教育研究院、教科院部分老师以及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出席了报告会。邵乐喜副院长主持会议。
南国农先生作了题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的报告。他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第一使命和如何完成这个使命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他从技术层面与教育层面上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