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师新闻网10月10日讯 近日,由我校附中林文良校长主编的《新课程数学教材教法》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新课程教材教法丛书》中的其中一本,主要读者对象是高师范院校师范生和新课程教师。学院院长、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海鸥任《丛书》编委会主任,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方任《丛书》总主编。
《新课程数学教材教法》全书50万字,分为十二章。第一章至第八章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至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材的主要内容分析及教法研究;第九章和第十章着重阐述教学实施策略。高考是数学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数学教学的新理念,理念的更新,也在改变着高考。书中的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研究近年高考命题的变化,看到了数学教育思想的发展,发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变化与成果,为中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书有两大特点:1.针对性。针对数学专业的本科生和数学教师教学研究的需要而撰写,所阐述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至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材的主干知识,阐述的教法研究和实施、学法指导等是数学教学研究中最关心、最实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的高考试题分析是最新的研究成果,阐述的备考策略是全国各地学校多年来总结出来的成功复习经验,力求是读者容易掌握,使用方便。2.实践性。本书编者都是中学、大学的一线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他们结合教程改革试验,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数学教学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探讨数学教师在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矛盾,本书教学案例可以为广大数学教师在进修和数学研究中提供参考。
《新课程教材教法丛书》由李方副院长作序。他在总序《教师教学研究的新视域》中阐述了丛书的特点,为:1.关注新课标与教学大纲的差异;2.关注教材的形态与意义;3.关注适应学习方式转换的新教法与模式;4.关注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环境;5.关注过程性测评、形成性测评和发展性测评的综合运用。
促进我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基础教育接合,强化对基础教育的服务和引领作用,以适应基础教育对优质师资的需求,更好地体现师范特色和实现师范院校办学使命,这是学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来一直强调并积极贯彻的工作主线。罗海鸥院长强调,要改变师范教育脱离中小学实际的状况,探索建立“U+S”(University + School)合作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模式,实现学校与中小学的互动共赢;破除封闭、单一的师范教育模式,形成“师范院校往下走,中小学往上走”的良性机制。此书出版,使我校学生更确切地了解中学教育的状况,让中学名校长、名师的教学经验进入我们的视野。
链接:林文良,男,中共党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学特级教师、广东省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湛江市数学学科带头人,从教25年,一直在湛师附中任教数学。现任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长,湛江市数学学会理事长、湛江市科学技协常委,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学教育学报》编委、《广东教育》理事会理事、广东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教育统计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会员、中国西部教育顾问。
林校长部分获奖情况:2006年03月,主持的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五”规划课题《学科教学策略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YXYY2002055)课题成果获得湛江市第二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03月,荣获“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12月,荣获“湛江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8年09月,荣获“湛江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2009年02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DIA030167)分支课题《新课程实施与中学教师适应性研究》课题成果被课题组评为“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