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教授应邀来校讲学

发布日期:2011-05-05     编辑:何智敏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湛师新闻网55日讯  3日上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来我校作题为“全球视野下中外职业教育比较”的学术报告会。校领导罗海鸥、刘海涛、刘周堂、李江凌、邵乐喜,部分二级学院院长及分管教学副院长、教育学科成员、教科院教师,以及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湛江市教育局李尚武副局长,湛江市部分中职学校的校长等出席了报告会。会议由罗海鸥院长主持。

石伟平教授从“当前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基本趋势”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难题、课题与话题”两个部分来对主题进行了阐述。石教授首先分析了当前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在国家资格框架下,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教直通车;二、通过国家资格框架,实现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等值,加强普职融通;三、中职规模萎缩,高职规模扩展,职业教育中心后移;四、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化,由“就业导向”转向“升学导向”;五、面对就业压力与强烈的 “升学”需求,高职也开始重视“学术教育”,强化“转学”功能;六、大力发展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提供职教课程,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七、对准备就业者,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就业导向”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八、应对知识、技术、技能更新需求,重视非正规、非学历的成人职业培训;九、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扩大职业教育的受益面;十、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使职业院校功能进一步多元化、综合化;十一、强化“客户意识”,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职校的新出发点;十二、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本,在职校积极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个性化的生涯服务;十三、强调中高职衔接,拓宽继续教育通道;十四、顺迎教育全球化的潮流,重视开拓高职的国际生源市场;十五、重视交流信息技术(ICT)教育,培养智能型人才;十六、增强普适性能力的教学,注意培养职校学生作为一般素质的关键能力。

接着,石教授分别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八大难题、五大课题与七大热点话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难题包括:一、生源不足的现状与中职扩招任务的完成;二、高中阶段普职比例的政府硬性规定与市场机制下学生、家长自主选择。政府要加强政策导向,学校要加强“生涯教育与指导”;三、政府的“就业导向”与学生的“升学需求”。要以“就业教育”为主,“升学准备”为辅;四、专业建设存在以建“超市”还是建“专卖店”为主的问题。因为学校的专业数量决定学校的规模,所以专业建设既要开超市,也要谋求质量提高和特色发展;五、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与职校文化课功能的重新定位,强化职校文化课的服务功能;六、加强“实践性课堂”与基础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其根本出路在于“校企合作”;七、“双证融通”与“证出多门”;八、“做事”与“做人”,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石教授还提出了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仍不清楚;职业学校办学的质量不高;非正规、非学历、部分时间制的成人职业培训远没有很好地开发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并就“示范性中职”与“重点中职”、“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对口升学率”与“中职就业率”、“中职吸引力”等七大热点话题提出了个人精辟的见解。

罗海鸥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当前国家和省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广东提出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其中包括南方职业教育高地。在2010年省厅有关统计中,我省的职教招生规模近年不断扩大,高中阶段职教学生规模已经超过普通高中。我校从1993年起就开设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很有基础,现在提出要紧跟职教大发展的形势,大力发展职教师资教育,构建大师范专业格局,培养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是应时之需,应势之举。罗院长还指出,石伟平教授作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从英美名校留学回国后,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视野,密切关注我国职教政策发展,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相关咨询。其科研团队成员深入职教一线开展真问题研究,与十多个实践研究基地建立起紧密联系,做到了立足于政策、理论和实践三个前沿开展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在短短几年中,石教授与他的团队建设了一流的学科,取得了一流的成果,培养了一流的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今天,石教授以其国际视野、世界经验比较中外的职业教育,围绕三题(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课题和热点话题)作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学术报告,为中职学校反思办学,为相关的课题研究,都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启示。罗院长希望相关人员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加强对职业教育二级学科的建设,为我校职教师资培养,为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石伟平教授作学术报告

罗海鸥院长主持学术报告会

聚精会神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