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要让从事师范教育的人感到更光荣”

发布日期:2011-04-25     编辑:news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座谈

湛师新闻网425日讯  今天下午,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莅校调研。在国际会议厅举行的座谈会上,刘小华书记感谢我校师生员工为湛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说:“要让从事师范教育的人感到更光荣。”

刘小华书记很有感触的说,来湛江工作40多天,一直很想到湛江师院等大学看看。这几所大学都是本科院校,为湛江文化的提升和湛江经济的发展,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后,湛江的更大发展还需要这几所大学的大力支持。

刘小华书记说,湛江师院是一所百年老校,更可追溯到创办于1636年的雷阳书院,师范学校建于1904年,至今有107年。我是带着非常崇敬的心情走进湛江师院这所百年老校的。我对教育很有感情,是发展教育的得益者和受惠者。我父亲是教师,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入大学的,没有大学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长,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教育,包括家里父亲的教育和学校老师的教育,所以说,我对教师特别是师范教育,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

刘小华书记说,这次到湛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通过参观校园和梁书记、罗院长的介绍,对湛师的特点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一是历史悠久。作为百年老校,从事师范教育一百年的学校不多,追溯到1636年的就更少。二是地位重要。现在专门的师范院校在广东也不多。一个地方要发展,没有教育不行;发展教育,没有教师也不行;要想有好的教育,没有师范教育更不行。所以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意义。现在各类院校越来越多,但只有师范院校是不可替代的。在湛江这样有着七八百万人口的人口大市,要提高人口素质,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重视教育,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因而也需要湛江师院为湛江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人才。三是校园优美。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校园厚重的文化底蕴;一看到七棵大榕树,就感受到学校办学历史的悠久。四是硕果累累。湛师不仅取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示范学校”、“全国红旗团委”等一批国字号荣誉,正在申报“全国绿化先进单位”,这些荣誉也是湛江的荣誉,同时也是湛江的示范和榜样。湛江师院为湛江、为全省甚至为省外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对此,我代表湛江市委市政府,代表湛江市人民,感谢湛江师院全体师生员工所做出的努力,请你们转达新任市委书记对湛江师院全体师生员工的问候。

刘小华书记说,湛江师院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思路非常清晰。湛师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更希望湛师能够为全面提升湛江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做出更大的贡献:湛师要成为输送师资的摇篮,湛师要成为培训师资的基地,湛师要成为文明建设的窗口,湛师要成为校地合作的楷模,围绕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心工作,迎接湛江的腾飞和崛起做出新的贡献。

刘小华书记说,这次到湛师,主要是来拜访、学习,认认门,作为新任市委书记,我会和前任一样,高度重视师范教育,高度重视湛江师院;要积极为湛师的办学和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要在全市上下营造崇文重教、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当教师的人感到非常光荣,让从事师范教育的人感到更光荣。

座谈会由学校党委梁英书记主持。罗海鸥院长通过PPT,从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办学声誉等方面,向刘小华书记汇报了学校的发展概况,汇报了学校“按照‘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十年大提升’的发展战略,分三个阶段,‘三步走’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发展目标”的“十二五”规划设想。梁英书记向刘小华书记汇报了横跨校园的高压线路迁移工作的进展情况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小华书记一行在梁英书记、罗海鸥院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随行的市领导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碧泉,市委常委、秘书长麦教猛,市教育局局长陈炎生,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罗辉,科技局局长陈宜,科协主席黄东云,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邓均创,卫生局副局长李位民。我校出席座谈会的还有校领导刘海涛、黄钢、李永全、刘周堂、胡克伟,及党委办、院长办、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基建处、财务处、科技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