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现场
湛师新闻网4月13日讯 一所学生规模达两万多人的高校,犹如庞大而精密的机器,其运作繁杂多面、环环相接。如何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住关键,找出和解决学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学校“内部管理上效益”?继上周调研审计工作之后,11日上午,学校罗海鸥院长又带领相关分管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来到现场,针对教育研究院办公室装修项目这一“麻雀”,召开了一次分析具体“案例”查找管理问题的现场会,引导大家围绕增强管理效益的“时效、质量、服务、成本”四个要点展开分析和研讨。校领导黄钢、李永全、胡克伟同志,党办、院办、监察、规法、资产、财务、后勤和工会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基建、审计部门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现场会。
校领导黄钢副书记、李永全副院长、胡克伟同志,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实地查看了教育研究院办公室装修现场后,对其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严肃讨论,提出了改进意见。与会同志认为,该项目工程合符程序,时效性强;但也存在装修设计不完善、技术资料不齐备、概预算不完整、成本控制和工程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应该从几个方面改进:1.强化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2.完善工程设计。由使用单位和基建、审计及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项目小组,向设计方提出明确的设计要求。设计方根据要求提供完备的设计资料,为预算编制提供尽可能准确翔实的数据。超过一定金额的项目可采用限额设计的方式,委托给设计方。3.规范编制预算。由校内预算人员在对工程量、各种材料规格与单价和施工预期发生的费用等尽量准确测算的基础上,本着精打细算、节约高效的原则做出初步的预算,通过审计等部门审核后才可以组织施工。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监督。酌情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落实审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5.改进审批程序,强化关键部门的责任,严把审核关。
罗海鸥院长充分肯定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提出要求:一、强化责任。建设高水平的师范院校,要有高水平的管理;而高水平的管理依靠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共同承担着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责任。每个领导和干部都要认真负起责任来,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下属从严管理,经常深入一线调研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注重创新。1.观念更新。管理即服务,要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的意识;管理即事业,管理干部要不断学习钻研,把个人的进步发展和学校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管理即效益,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严格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用最少的投入把事情办好。2.机制创新。第一,科学决策。科学决策首先要掌握准确全面的信息,以此作为做决策下判断的基本依据;其次要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可行性研究;再次要提供多个备选方案,让领导权衡后选择最优方案。第二,实施项目管理。可根据项目的需要组建项目小组跟踪管理。第三,建立竞争择优机制。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的定额招投标择优和让使用单位共同参与的机制。3、实践创新。注重工程现场管理,加强在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在管理实践中反思和推进管理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效益;改进监督方式方法,探索工程项目管理过程阳光操作的有效途径,接受教职工的监督,让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三、提高效益。以“时效强、质量高、服务好、成本低”作为检验工作效果的准则。精简管理流程,强化相关部门的责任;加强成本控制,严格核算,“零星怕算”,切勿因工程预算不高而放松管理。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同行同样的工程比较中显示出工作水平和管理效益。罗院长还对启动“管理效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相关部门通过剖析案例,举一反三,总结反思,找出差距,整改落实,不断提高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
参会人员会后表示,这次现场会开得实实在在,很有针对性,很有意义,很受感触。通过现场分析和讨论,不但更深入地了解到一些工作的运作流程和存在不足,也为部门举一反三、总结反思工作提供了参照对比。他们还表示将要根据会议提出的要求改进部门工作,配合相关领导和单位做好“管理效益年”活动的启动实施,为学校提升管理效益和水平贡献力量。

罗海鸥院长对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益提出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