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我校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议 力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发布日期:2011-04-01     编辑:吴康晓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湛师新闻网41日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今年工作的“三个重点”之一。为加快推进这项工作,学校于328日上午在国际会议厅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省教育厅高教处胡振敏处长,校领导罗海鸥院长和刘周堂副院长在会上分别发表讲话,教务处程可拉处长和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陈俊英教授就人才培养工作先后作了经验交流。出席本次会议的有省教厅胡振敏处长,学校全体领导,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主要负责人,各教学单位正副职、教学系主任,基础教育学院、附中主要负责人。会议由梁英书记主持。

会上,学校刘周堂副院长主要就如何贯彻落实《湛江师范学院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提出要求。刘副院长指出,《意见》广泛吸取了校内外教育界人士的意见,是学校全体教职工教育智慧的结晶,它清晰展现了学校创新培养模式的思路和预期目标,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需要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为更好地落实《意见》,刘副院长对学校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信息化和本土化特色,专业设置和建设,课程建设、“卓越教师”实验班试点,学程安排,教学优化等方面的内容要点、提出依据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具体落实要求。

随后,教务处程可拉处长和日语系主任陈俊英教授先后作人才培养经验交流。程可拉处长从“31”模式、目标定位、人才类型与核心概念四个方面介绍了“基于多元知识建构与实践能力生成的‘3+1’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陈俊英教授认为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做法主要有四条:一是培养目标与社会就业需求相结合;二是按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计划;三是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提高教学质量;四是严格要求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省教育厅高教处胡振敏处长发表讲话。讲话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脉络。胡处长指出,培养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新阶段,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要主动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按照高校类别和不同类型人才的要求,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二,如何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胡处长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升到教育体制改革当属首次,为配合这项改革,当前的思路是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学校改革的核心,把提高质量作为人才体制改革的核心。既要保持精英教育的优良传统,又要从过度的精英教育模式中走出来,适当调整,形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体制、新方法。第三,如何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主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明确方向、目标、服务对象;突出技能模块,构建模块教学;加强合作办学,等等。对师范院校而言,现阶段师范教育发展主要问题不是规模,而是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与基础教育师资需求衔接是关键。第四是传达了全国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些具体信息。如卓越师资培养计划,如何构建教师成长发展中心,注重与企事业合作培养人才等。

罗海鸥院长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回归育人之道,造就优质人才》的讲话。罗院长对省教厅胡处长在百忙中莅校指导工作表示感谢,并指出这次会议是学校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今年重点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的一次再动员、再鼓劲。随后,罗院长以宽广的视野,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当前的形势要求、意义,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内容进行介绍;还就学校推进培养模式创新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提高改革认识,明确创新思路。通过前期的讨论,大家逐步形成三点共识,(1)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训练三位一体贯穿在“教、学、做、研”的大学生活之中;(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出路在于多样化,关键在于校(院)长、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取决于机制创新,让教师真正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让广大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重建师生亲密关系。希望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落实《湛江师范学院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作为“主业”来抓。第二,职能部门牵头,搞好启动实施。第三,鼓励先行先试,实现整体推进。从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获得的启示:一要有一位好领头人;二要以大学理念构建教育培训研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三要育人为本,回归培养之道:以诚待人(教育立其诚),以情感人(如爱子女),以身作则,以“渔”授人,以文化人。第四,抓住关键要素,注重分类指导。第五,增加教学投入,解决突出问题。罗院长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出路在于多样化,希望各二级学院、各专业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谋划和落实这项工作,各职能、教辅单位进一步增强服务育人意识,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最后,梁英书记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组织传达会议精神;二要结合实际,探索适合本专业培养优质人才的模式;三要深化已经开展的实施方案,注重总结和提升工作实效。


省教育厅高教处胡振敏处长讲话


梁英书记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