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学校昨天在人文学院召开课堂礼仪建设工作现场会

发布日期:2010-12-22     编辑:何智敏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湛师新闻网1222日讯 昨日上午,学校在人文学院召开课堂礼仪建设工作现场会。与会人员首先到现场观看课堂礼仪示范仪式,接着回到国际会议厅开会。校领导梁英书记、刘周堂副院长和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以及思政部总支书记、主任,党委办、校长办、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周堂副院长主持。

会上,人文学院党委谢应明书记汇报了该学院开展课堂礼仪建设工作的情况。他提到,2010927日,梁英书记郑重其事地希望人文学院能带头做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在老师上课时统一起立,向老师问好;下课时统一起立,向老师道谢。希望人文学院师生能够统一认识,把这件看似很小,但很有意义的事做好。

谢应明书记从三个方面汇报了人文学院开展推进课堂礼仪建设的工作情况。一、人文学院推进课堂礼仪建设的基本情况。二、人文学院推进课堂礼仪建设的主要成果和做法。谢书记说到,通过这次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师生对两代师德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师生相互尊重的程度,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改善了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和提振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增强了同学们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三、对进一步开展课堂礼仪建设工作他提出了有关建议。

   梁英书记发表了以“及早养成好习惯”为题的讲话。他首先谈到,人文学院从今年10月开始,在学院所有班级中开展了这项课堂礼仪活动,经过近三个月的实践,各位与会人员在会议之前已经分组观摩了人文学院开展课堂礼仪现场示范仪式,了解了这项活动的做法和效果。接着,他用一个故事为大家讲明一个人的性格很容易受鼓励而定型,直接养成某种习惯,并以某种方法进行而受肯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行事风格,累积成为性格的道理。梁英书记表示,我们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类专业要培养未来的教师,如何善加培养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习性,非常重要。人文学院开展课堂礼仪活动所做的这些教学常规和礼仪,表面看来是一种形式,然而这些形式却是大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对这些常规性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全校应该有共同的认识,更要有共同的实践,坚持实施到底。他还提出,及时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的示范和教诲,比事后亡羊补牢来得明智。作为高等学校更应该训练和培养学生这种互相尊重的思想。我们不能仅仅把培养学生这种习惯看作是形式,作为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基本做人的规范要求。良好的习惯就是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树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观念。培养良好的人品道德,是从相互尊重开始的,是从那很小很小的开始的。我们在课堂上推进这些良好习惯的形成,这就是良好人品道德的开始,梁英书记还举了福特成功的例子来证明这个道理。在此,他提倡同志们要从小事做起。根据人文学院开展课堂礼仪活动的做法和体会,把课堂上的常规的礼仪做实做好,就是要看学生怎样同老师相处,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更是我们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最后,刘周堂副院长作出总结,他说习惯成自然,小事也有大学问,关于人文学院开展课堂礼仪建设工作这件小事有着重大意义:一、可以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品德,它通过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敬畏;二、可以培养师生双方的礼貌意识,开展课堂礼仪活动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三、可以促使老师严肃认真地传授知识,这一环节更能让老师深深感到自己传授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四、可以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一句“老师好”、“谢谢老师”可以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无形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五、有利于整顿课堂秩序,调节课堂气氛。开展课堂礼仪这一简单却又严肃庄重的活动可以让老师、学生马上进入上课状态同时也是培养学道德修养的举措。他希望各二级学院能够坚持把这件“小事”做好、做深,让它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处世之道,一种生活作风和行为,并对他们的为人处世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让它成为湛师的传统。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