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我校第五届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获奖者黄洪来同学

黄洪来同学(左)在接受采访
转弯!加速!在复杂的赛道上风驰电掣般前行。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飞思卡尔杯全国智能车大赛上,由信息学院黄洪来等四名同学组成的团队以优异成绩荣获了华南赛区的三等奖。
是什么让他们在速度与智慧的较量中越战越勇,他们又如何于千军万马中突出重围?带着些许好奇,带着些许期待,我们走进了信息学院的实验室,去探寻成功背后的故事,去了解参赛过程中的点滴。
内敛沉稳 谦逊大气
在我们眼里,黄洪来同学是佼佼者,他不但顺利地通过了学校的选拔,还获得了华南赛区的三等奖,为学院、学校赢得了荣誉。对此,他微笑而平静地回答道:“我最感谢的是学院给了我很好的机会。其实,即便你获了奖,你还得和平常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没有什么值得你去夸耀或是张扬的。”淡定的语气中,是低调的处事风格。
在他眼里,这次比赛之所以能获奖,一是在于学院的重视关心,因为有了学院领导的认真组织、专项扶持,他才能得到良好的备赛环境和试验资源;二是电子系老师的积极辅导、尽心尽力。在整个参赛的过程中,指导老师低调的处事风格以及冷静对待困难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他。三是具备了四个基本元素:创意、时机、团队、行动。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一直强调着自己与其他学校的参赛队伍比起来,还相距甚远。他说,在参赛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很欣赏其他队伍所发挥出来的团队精神,因为我们的团队精神还没发挥得最好。一个人在获得荣誉之后,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自己的得失,看到自身还不足的地方,那么离成功也不远了。
即使有一段时间,因为太多的问题还没解决,他想过放弃,但是他明白,半途而废就会白费努力,振作起来,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就像这次比赛一样,即使再繁琐的测试和实验,再痛苦的熬夜和体力透支,他从来都不会抱怨或是觉得枯燥,反而一直沉浸于这种自我鼓舞式的“炼狱”生活。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凭借坚韧和执着的精神走到了比赛的终点。
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