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我校举行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发布日期:2010-07-12     编辑:吴玩坚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湛师新闻网712日讯  7月10日,我校在音乐厅举行以“认清形势,强势推进,开创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新局面”为主题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校领导梁英、罗海鸥、黄钢、胡克伟、刘海涛、李永全、刘周堂、李江凌、邵乐喜出席会议。学校全体教授、博士、副处以上干部、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及二级学院的系主任参加大会。

本次大会深入总结过去五年来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努力开创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力争在三年内使我校学科建设水平实现新飞跃。

上午,罗海鸥院长作《认清形势,强势推进,开创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新局面》的主题报告;邵乐喜副院长作《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大力提高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水平》的工作报告;科研处李小戈处长解读会议相关文件。对我校科研突出贡献人员进行颁奖。下午,参会人员分成七组进行讨论和交流。梁英书记作了主题为《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扎实推进 把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抓紧抓好》的总结。

罗海鸥院长强调,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首先要有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是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龙头。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就没有真正的特色可言。所谓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就是本质所在。他的主题报告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从申硕的形势看,我校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我校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兄弟院校相比,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不足。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积累了一定的优势: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起步早,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可以举全校之力,整合全校的资源,强势推进重点学科建设;80%以上教师住在校内,在时间上具有优势,有利于出成果。

二、学科建设的目标和策略。在目标上:1.力争保持教育学学科在申硕中的绝对优势,形成化学学科的相对优势,增加中国语言文学作为非规划重点学科,保持申硕条件的整体优势,确保下一轮申硕成功。2.通过抓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带动全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在学科建设策略上,按“扶强、跨越、特色、集成”要求推进。

三、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一)树立三种意识,提高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树立全局意识,统一全员意志;树立团队意识,集中力量攻关;树立开放意识,实现合创共赢。(二)实现两大转变,推动学科建设的转型升级:一是学科建设方向由基础研究为主转到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上来;二是学科建设方式由分散封闭研究转到团队开放攻关上来。(三)实施三大建设,为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氛围: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队伍水平;加强平台条件建设,创造必要条件;加强学术文化建设,创建良好氛围。(四)建立四大机制,为推进学科建设提供强大保障:建立决策机制,促进学科建设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单位与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建立约束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给广大教师以一定的科研压力,从而变压力为动力;建立合作机制,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邵乐喜副院长对我校过去五年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进行回顾,并提出存在的问题,部署新的工作任务和措施。过去五年,我校无论是科研项目、经费、成果总数,还是相对高层次成果的比例都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广东省高校科研指标排名中处于同类院校靠前的位置。但还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综合竞争优势不明显、人才成长机制和队伍建设不够成熟、人员积极性不高、学术气氛不够浓厚等等问题和不足。近期内,我校将按照“3+6+X”架构进行学科建设,以“凝聚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加强学科研究、改善研究条件、加强学术交流、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为主要任务。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为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经过分组讨论和集体交流,梁英书记作了主题为《提高认识 明确责任 扎实推进 把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抓紧抓好》的总结。他指出,本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会议开得很及时,也很有意义,希望参会人员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认真贯彻好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要有清醒的认识,全体教职工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更要放宽眼界,要把问题和困难想得多一点,把不足看得更清楚一点。我们要多一点忧患,少一点自满,多一点干劲,少一点怨气。二是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责任,扎实推进,把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