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岭南师院召开2022年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秋季学期工作会议,谋划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08-29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 郭莉敏 张少华      摄影:张少华     编辑:蔡文倩      点击:
摄影 张少华 审核
签发

主会场现场

岭师新闻中心讯: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如何深化治理改革、激发办学活力,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员工担起新使命、践行新担当,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早日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战略目标,是当前全校上下的共同课题。8月27日,学校召开2022年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秋季学期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安排下半年工作任务,谋划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委书记兰艳泽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校长阳爱民作题为《奋进新征程、担起新使命、践行新担当,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副校长金义富、副校长王胜分别就学校“新师范”建设行动方案、学生评价改革和教师评价改革、科研评价改革工作有关情况作专题报告。学校党委副书记黄达海,副校长苏古发、戴黍,华师帮扶队队长卢勃出席会议。

兰艳泽传达学习了广东省第26期高校领导干部暑期读书班精神、广东省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湛江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向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所有师生员工表示感谢,勉励大家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担起新使命、践行新担当,坚决打赢申硕攻坚战,落实落细学校“1+1+2”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兰艳泽指出,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是实现“中期突破”的关键之年,也是决战决胜新一轮申硕的关键年。在秋季学期开学之际召开战略研讨会,对重点工作进行谋划部署,既为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谋新局、开新篇、启新程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全校上下要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落实,将其切实转化为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实质成效。

兰艳泽强调,全体中层干部要增强政治自觉、教育自觉、战略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教书育人,在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深入实施战略管理,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提供正确引领;要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加强“新师范”建设和新一轮“冲补强”建设方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要强化实干创新担当,保持奋斗的动力、增强发展的合力、提升落实的效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注入不竭动能。

阳爱民指出,2022年上半年,全校上下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两性两型”办学定位,深化“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办学思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配合做好省委巡视整改“回头看”工作,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学校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师资队伍建设内涵凸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治理效能提升成效显著、服务地方能力增强、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为学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强调,下半年要持续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织密织牢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防护网,持续优化办学条件,统筹推进申硕工作和“新师范”建设,努力全面提升治理效能,确保年度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

阳爱民结合上任以来对学校的深入调研了解,对如何加快推进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思考意见。他认为,要正确厘清并处理好党的领导和高质量发展、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等办学治校各方面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落实学校“1+1+2”工作部署,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好高质量发展主方向;致力拓展办学空间,深度挖掘高质量发展潜力;提升办学质量,不断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提升治理效能,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要求全体中层干部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眼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推进学校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金义富从行动目标、行动思路、行动举措等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岭南师范学院“新师范”建设行动方案(2022年-2025年)》(讨论稿),指出“新师范”建设成效取决于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大关键因素。“就学生评价而言,我校学生评价机制存在评价内容不够全面、标准不够完善、方法不够科学、结果不成体系等问题。”金义富认为,要立德树人为主线、过程性评价为重点、数字化转型为关键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改革思路,并不断强化改革举措,围绕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设置评价标准、构建关联课程,让评价体系指标化和课程化,并通过数字化评价最终形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同时要强化学生评价保障,完善学生评价结果运用。

“教师评价改革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关键环节。”王胜深度解读了学校在新师范背景下教师评价改革的重要意义、基本思路和具体举措。他指出,落实教师评价改革对破除“五唯”痼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破立结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建立更具有针对性、发展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的教师评价新机制。王胜认为,要从四个方面推进学校教师评价改革,即强化师德师风首要标准,完善师德评价机制;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深化教学评价机制;突出贡献与质量导向,改进科研评价机制;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聚焦阳爱民校长的主旨报告、“新师范”建设行动方案、教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科研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和学生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等重点问题,从方向性、科学性、可行性、操作性、实效性等多角度出发,分10个小组展开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研讨会主题鲜明、目标清晰,谋划深远、措施有力,改革方案思路清晰、信息量大、切实可行,阳爱民校长的主旨报告站位高远、视野开阔、针对性强,对学校接下来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担起新使命、践行新担当,主动作为、实干笃行,为加快推进学校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贡献智慧力量。

会议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各二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党政管理机构副处级以上干部在主会场教五A栋102-1室参加会议,其他副处级干部(含相当)在分会场教五A栋104-1室参加会议。

undefined

党委书记兰艳泽讲话

校长阳爱民作主旨报告

1310F

副校长金义富作专题报告

135C1

副校长王胜作专题报告

5F2C0

小组讨论现场

17640

小组代表汇报分组研讨情况

分会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