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本站主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我校出席湛江“两会”的代表委员为湛江高质量发展贡献“岭师智慧”

发布日期:2023-02-12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 赵宇清      摄影:赵宇清     编辑:陈林颖      审核:赫云鹏 郭莉敏     签发:郭莉敏     点击:
摄影 赵宇清 审核 赫云鹏 郭莉敏
签发 郭莉敏

2月9日,我校市政协委员出席政协湛江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合影。(左起:林仲彦 史习斌 林海 陈波 刘锴栋 王胜 赫云鹏 孟庆吉 明珠 王锂韫 杨胜远)

  岭师新闻中心讯:2月8日至10日,政协湛江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召开。2月9日,湛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学校副校长王胜,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赫云鹏等12位市政协委员,郑汉文、林海等两位市人大代表分别出席会议并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为湛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岭师智慧”。

  “岭南师范学院现有12位市政协委员,人数是历年来之最。这次市政协会议表彰的全市18个优秀提案中,有1个提案是我校市政协委员孟庆吉提出。学校现有两位市人大代表,这次湛江市人大会议通报表扬的全市20个优秀代表议案建议,其中一个就是我校市人大代表林海撰写的《关于加快建设湛江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园的建议》。” 2月9日,王胜在市政协会议召开的休息间隙,简要介绍了学校这次出席市两会人员的情况、委员提案和代表建议受到湛江市表彰表扬等情况等。

  王胜指出,近年来,岭南师范学院追求高质量发展、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同时,紧跟时代要求和区域需求,聚焦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常态化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献计出力,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湛江高质量发展。

  “这次能被评为优秀提案,关键在于前期对提案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一线调研。”市政协委员、学校法政学院法学系副主任孟庆吉在上一次政协会议提交的《关于加强对湛江地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建议》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他表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今年他又提交了有关湛江市农贸市场建设方面立法的提案,也是他对全市237个农贸市场中的167个进行深入走访调研后形成的。

  赫云鹏介绍,学校各民主党派、知联会、留联会的骨干成员积极参与湛江市各类专题调研,如湛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红树林保护、全球水产产业、湛江湾实验室建设等专题联合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主笔撰写调研报告。2022年,统战成员撰写提交10个提案到市政协,被采纳5个。

  近年来,“岭师智慧”和力量正在湛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据悉,除了上面提及的孟庆吉和林海的议案建议分别获得市政协优秀提案、优秀代表议案建议外,民进主委陈波主笔的《关于加快推进驻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建议》被评为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优秀提案(团体)、陈波《关于加快制定湛江市大数据发展行动方案的建议》作为市政数局1号提案进行督办推进;知联会会长尚志海主笔的《关于加快红树林保护与开发,打造湛江市“红树林之城”的建议》作为湛江市政协重点提案纳入市领导重点督办项目。

2月9日,我校两位市人大代表出席湛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新闻链接

我校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岭师声音”


  市政协委员、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法学系副主任、民进岭师总支委员 孟庆吉:

“建议加强对湛江地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

  “湛江对平安法治有了新的认识,报告中专门提到了法治湛江等。”2月10日,孟庆吉提起这次两会留给自己的深刻感受时说。他在介绍今年出席会议感受后,简要回顾了获奖提案《关于加强对湛江地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建议》的内容。

  他表示,湛江地区(这里指雷州半岛)作为一个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曾出现过相当多的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有建树的名人,对湛江地区、广东乃至中国直至世界都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给后人以教育、以警醒、以启迪。名人已逝,故居尚在,保护和利用好这批名人故居就显得尤为重要。

  他指出,近年来,我市在不断加大对历史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保护力度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多数名人故居,现在还只停留在门口挂一块牌子的情况,未被充分利用保护;很多名人故居看上去已经很破旧甚至严重破损,有的还供私人居住或被用做办公场所等等。

  他建议:一是市政府制定“名人故居保护办法”,明确规定名人故居的保护原则、保护政策、保护内容、保护职责及利用指导原则等。二是确定名人故居的政府保护管理机构,规定其人员构成、权利义务、资金来源;建立名人故居保护的社会团体,如顾问咨询、学术研究等协会、学会。三是制定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规划。四是建议绘制《湛江地区名人故居地图》,免费出版发行,在市民中普及宣传,弘扬民族精英意识。五是建议政府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从社会上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六是通过媒体宣传、旅游参观、学校培训、市民教育、学术研究等多种手段,发挥名人故居的历史人文价值。


  市政协委员、岭南师范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民进岭师总支主委 陈波:

“建议建立分类分级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越加明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人才引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人才战略已成为各区域、各省市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我市迎来了省域副中心城市、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海南相向而行等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行业产业人才需求旺盛、人才缺口很大。然而,相比于珠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我市地处粤西、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对人才吸引力相对较弱,难以汇聚人才,难以实施人才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严重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为此,建议“建立分类分级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以产业体系布局为导向,为分类分级管理手段,大力推动人才引进工作的落实和可持续,显著提升我市人才引进工作成效,营造高层次人才愿意来、硕士本科生愿意留的良好局面,助推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他在今年提交的《关于建立分类分级人才引进政策的建议》中阐述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围绕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标,聚焦产业体系布局,科学制定人才引进专项规划。二是瞄准紧缺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引进工作管理办法。不仅仅瞄准高端人才的引进,需要全方位统筹考虑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及紧迫性。建立分类分级人才引进政策,按照管理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类别,以及国家级、省级、市级、硕士/本科毕业生等层级,制定相应的分类分级配套人才引进政策。三是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引进工作长效机制。借鉴国内、省内兄弟城市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管理办法,为高层次人才做好资金、设备、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等保障,让其没有后顾之忧;借鉴杭州、济南等对应届硕士本科生的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吸引广大硕士本科生来湛/留湛工作。四是依托驻湛高校资源,构建区域人才资源储备库。依托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驻湛高校的人才资源和智力优势,构建粤西区域人才资源储备库。


  广东省人大代表,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民革湛江市委委员 郑汉文:

“推进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切实提升我市家庭教育整体水平”

undefined

  “双减”政策出台后,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2022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后,我市妇联、教育局、司法局等单位积极行动,利用讲座、海报、“十大行动”等活动,宣传、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一些家庭排忧解难。学校也利用家校互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市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还未形成联动的、长效的、常态化的机制,指导工作还未切实落到实处,散打式的活动产生的受众有限,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上仍非常多的困惑和困难,尤其是农村家庭,对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的指导渴求强烈。

  她在这次人大会议上提交的《关于推进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切实提升我市家庭教育整体水平的建议》中提出建议:一是建立妇联、教育局、宣传部、公安局、法院等多部门行动的联合机制,通过电视、海报、定期活动、专门的服务账号等加大家庭教育宣传力度,将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落实到位,营造家、校、社一体化育人的良好氛围。二是组建一支高水平“家庭教育促进师专家团队”,培养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师和指导员”。可聘用地方和高校教育以及法律专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市现有的家庭教育管理干部和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小学校(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协调员、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及社区、村妇联干部进行培训,建成一支训练有素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三是提供常态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每校配备1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每个社区(村)配备1名家庭教育指导员,下到学校,下到社区(村),下到具体家庭,切实指导一些有需要和有困惑的家庭,为父母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并长期跟踪。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民建岭师支部副主委 林海:

“加快筹办国际石化工业博览会,助力湛江高质量发展”

  林海在《加快筹办国际石化工业博览会,助力湛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指出,当前,湛江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及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是湛江市打造的三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覆盖面广,成为湛江市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这对湛江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和主要经济指标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他认为,湛江拥有举办国际石化工业博览会的优越条件:湛江拥有举办国际石化工业博览会的坚实产业基础,目前我市拥有中科炼化和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成为湛江市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举办石化工业博览会符合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专业化的会展品牌比综合展览会更具有发展前景;湛江拥有举办国际石化工业博览会的展商基础,广东五大石化基地和周边省份石化企业数量众多, 拥有足够的展商基础;举办石化工业博览会有利于湛江市精准招商,有助于提升我市石化产业集聚程度。

  他在建议中提出了加快推进举办湛江国际石化工业博览会的具体举措,建议把石化工业博览会作为重要事项列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建议政府安排适当经费保障石化工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建议组建湛江国际石化工业博览会筹委会高标准筹办2023湛江国际石化工业博览会;建议多渠道宣传湛江国际石化工业博览会;建议完善湛江展览场地建设,提升展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