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2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共桂林市委宣传部、广西伦理学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伦理学大会暨《道德与文明》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在桂林召开。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施保国教授的论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华文化底蕴》在参会的500多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荣获大会优秀论文奖。
该论文认为,党的二十大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提出系列原创性理论观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的中华文化底蕴,从价值宗旨、精神状态、创新品质、问题意识、方法思维、格局视野等探究,利于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精髓和文明特质,加快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对于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施保国教授热爱科研,成果丰硕。此次论文获奖既是学术界对施保国教授的学术水平的高度认可,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术影响力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本届大会以“科技伦理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共设11个分论坛。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孙春晨,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王勇,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巫家世,中共桂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唐平秋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线上线下1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知网对大会进行了现场直播。据悉,此次大会共收到560多篇参会论文,经过专家评选,共评选出51篇优秀论文。

施保国教授(右九)荣获大会优秀论文奖

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