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本站主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第一届中国-白俄罗斯体育保健康复学术论坛在岭南师院举行

发布日期:2023-05-21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学生记者 李雨婷      摄影:刘灵楸     编辑:朱密      审核:孙卫红     签发:郭莉敏     点击:
摄影 刘灵楸 审核 孙卫红
签发 郭莉敏

刘灵楸摄 (19)会议全景_proc.jpg

会议现场

岭师新闻中心讯:5月19日下午,第一届中国-白俄罗斯体育保健康复学术论坛在岭南师范学院举行。会议以“体医融合、科技助力健康”为主题,就体医融合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应用技术进行探讨和交流。岭南师范学院副校长王胜、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副校长莫罗泽维奇·希柳克·塔蒂亚娜、白俄罗斯国家体育科学与实践中心主任玛列娃娜娅·伊丽娜,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军以及中国康复医学学会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员等相关人员线上线下参加了会议。

“岭南师范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通过合办的孔子学院,借助体育这一种国际语言,建立了友好交流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特别是在体育传统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极大的推动了两校的国际化办学。”开幕式上,王胜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指出此次论坛以“体医融合、科技助力健康”为主题,就体医融合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应用技术进行探讨和交流,既是两国学者在体育保健康复领域展开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未来两国在体育、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合作提供机会。期待借助此次论坛,加强中白两国在运动康复、体育保健、健康促进和科技助力健康等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更多的科研合作,加深两国文化更深入的理解和融合,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启科研合作的新征程,为中白两国体育保健和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两国专家相约在这个立体平台上,共同研讨体育保健康复的发展大计,开展学术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周军指出,体育保健康复是体育与医学的融合,是深刻阐释体育价值、提升人类健康、康复方式与方法的一个新兴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健康的理解和要求更加深刻、更加全面,体育保健康复学科的发展为实现这一愿望提供了发展动力与方法。本次论坛邀请中国与白俄罗斯体育保健康复方面的著名专家,就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从职业认证、人才培养、康复技术与仪器设备、慢病预防、体育保健康复产业前景等诸多方面展开研讨,相信定会为大家提供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

莫罗泽维奇·希柳克·塔蒂亚娜对王胜及其他嘉宾致以诚挚问候,并介绍了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的基本情况。她表示,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发展潜力强劲,坚持开放办学,期待在各领域积极开展互利合作。希望首届中白体育与保健学术论坛的所有与会者取得丰硕成果将为两国、以及出席本次论坛的各组织的密切合作的打下良好基础。

玛列娃娜娅·伊丽娜对两国的合作大力支持致以由衷的感谢,她指出,世界各地的相关行业的专家在不断寻找在身体负荷的条件下保持运动员健康的新方法和改进策略,运动员想要拥有合理运动的成绩需要运动医学专家的不断努力,更需要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进行讨论交流。

在专家报告环节,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祝莉以《中国运动康复师能力水平认证的实施路径》为主题报告。她总结了中国运动康复师的基本情况,并提出扩大运动康复专业、建立运动康复师认证考核基地是中国运动康复师能力水平认证的两大实施路径。祝莉的报告引发了中白两方学者对运动康复师认证问题的激烈讨论,并提出将围绕相关问题开展后续合作。

白俄罗斯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主任兹博罗夫斯基·康斯坦丁·阿尔多维奇以《康复措施在职业运动员发展中的转变》为主题进行报告。他指出,将康复训练及康复措施纳入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及体能训练、形成竞技运动康复支持服务系统、在立法和其他条例性法案中将体育定为一种职业和经济性活动是运动康复的优先发展方向。

专题报告中,上海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钧以《运动与阿尔兹海默症新进展和再认识》为题,介绍了运动与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进展。白俄罗斯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副教授采赫米斯特罗·柳波芙·尼古拉耶夫娜围绕《高分辨率心电图作为预测运动员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方法》作了报告,介绍了评估心脏储备和预测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功能和方法。广东省运动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运动医学康复中心主任侯晓晖以《体卫融合背景下运动康复人才培养的思考》为题展开报告,指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运动康复人才的需求。白俄罗斯体育大学功能诊断和康复技术实验室主任德·康·祖博夫斯基分享了主题为《给听障儿童使用试听刺激来为运动做准备》的报告。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博士生导师郭建军、白俄罗斯国家体育科学实践中心生化实验室主任阿库里奇·尼古拉、玛列娃娜娅·伊丽娜分别作了《以体医融合为核心的体育健康产业及关键点》《红细胞L-精氨酸-NO系统在适应低氧中的作用》《运动损伤医疗的辅助组织》的报告。

本次活动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岭南师范学院、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白俄罗斯国家体育科学与实践中心共同承办。科研处、国交处主要负责人,体育科学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岭南师范学院副校长王胜致辞

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军讲话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祝莉作主题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钧作专题报告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