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赛现场
近日,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获奖作品名单公布。我院老师方隽的《初到黄州》获全国大学教师组三等奖,李佳书的《诗经·周南·桃夭》荣获全国大学教师组优秀奖。邵静茹同学的《约客》获全国大学生组优秀奖。其中大学教师组全国获奖人数202名,一、二等奖广东省仅7人,方隽排名第8。
“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是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组成赛事之一,今年参与大赛人次超过20万,历经初赛、复赛、半决赛等环节,最终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70名选手入围总决赛。在我校教务处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师生从层层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与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选手展开角逐,切磋比拼诗词传讲艺术、学识见解和教学技能,在国家级大赛中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我校争得了荣誉。他们的努力和成绩,亦是我院重视诗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一次有力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提出的“七个着力”中就包括有“着力康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学与传媒学院坚持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国诗教精神浸润大学生的心灵,以诗歌之情不断生发大学生的生命之情,达到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世界观,修养身心的目标。第一,将立德树人与人格境界教育相结合。积极组织各类文化育人活动,通过“诗歌朗诵之夜”、“集体朗诵大赛”、“椰林晨读”、“汉服展演”以及“课本剧大赛”等活动践行诗教传统,以中国诗教精神浸润大学生的心灵。第二,将中华诗教精神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当中,注重课程思政的方式,以诗歌的教学来培育学生人格,以诗歌激发学生的情感。第三,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全面育人机制。学院发动师生积极参与广东省“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专业教师以赛促教,学生以赛促学,在师生群体中形成读诗、诵诗、讲诗、写诗的风气。
文学与传媒学院注重诗教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文传学子们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这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方式,让学生们在润泽心灵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最后,再次祝贺所有获奖的师生,感谢他们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我们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多途径、多维度地探索,让更多师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

合影留念